昆明宜良县有多少人?
历史沿革:西汉元丰二年设立昆泽县,隶属于宜州郡。蜀汉属于建宁系。西晋属晋宁系。隋属于周坤。初唐时设新丰县、李朗府;南诏王国西迁时,乌曼罗罗部建城居住,名为罗罗龙,属拓东节。宋朝的大理国善于解释,节省时间。元宪宗六年(1257),大池千户,属宋明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大赤升为彝良府,二十一年(1284)改为郡,属中清道。明清时期称为彝良县,隶属云南省。民国时期取消一级行政区,县直接归省管辖。1950设立宜良专区,县为机构驻地。1954年,彝良地区撤销,县改为曲靖地区。1983 10纳入昆明。
行政区划差异:2001年,全县辖匡远、汤池、北古城、南阳、狗街、草甸6个镇,马街、北洋街、蓬莱、九乡、耿家营、竹山6个镇,其中九乡为彝族回族乡,耿家营为彝族苗族乡。12乡镇有133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1015个村民小组。
地理气候:县城地势北高南低,中间平坦。该山脉属于王良山系,主要山脉有老爷山、老黑山和珠山。境内最高点为汤池镇老爷山主峰(海拔2730米),最低点为竹山乡老雄山尾(海拔1270米)。山、谷、坝的交替分布是地貌的总体特征。有宜良、冯明、草甸、马街四个坝子,宜良坝子在全省排名第30位。水系属于南盘江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除南盘江外,还有其他径流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包括加龙河、麦田河、杖子坝河、白衣河、巴江。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无霜期260天左右。人类历史:“滇中粮仓”的由来
宜良坝子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510-1667m,最冷16.3℃,最冷1℃,最热6-7月,平均气温21。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适合水稻、蚕豆等作物的生长。历史上,我国夏粮和秋粮的收获期比周边县早2-4个节日。土地肥沃,平均农业垦殖率31.3%。水资源丰富,年地表水4.68亿立方米,年地下水654.38+0.5亿立方米,年来水量654.38+0.9.96亿立方米,年水资源总量25.64亿立方米。阳宗海,总面积31.9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最大库容6.02亿立方米。
丰富的水资源为“滇中粮仓”奠定了基础。汤池渠的挖掘维修,使宜良坝子水稻种植有了重大突破。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69),穆春巡视宜良,感觉杨总海水就在附近,不知其用,造成大面积土地荒芜。于是在那年冬天,他命云南指挥使王军,出动15000人在汤池挖渠,从杨总出海口取水,历时1个月完成。汤池渠的开挖给宜良大坝带来了生机,变雷场为自流灌溉。文健四年大旱,芒种产后降雨非常稀少,附近县都很难种植,只有彝良第一次耕完。对冲沟、永济沟、齐村大沟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民国时期整修文公、龙宫运河,引水渠道20余条,小坝塘150个。江南岸宜良坝子遗址形成了流水灌溉系统。光绪七年(1881),刘维三《滇南志》记载:“省城之米,全靠宜良、新兴(今玉溪)。”宜良成为名副其实的“滇中粮仓”。1950后修建第二干渠、和平渠、运河、英雄大沟。随着小(1)和小(2)水库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水库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扩建,修建了水浇地工程。到1998,全县有中型蓄水工程1座。在建的柴石滩水库可蓄水4.3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21.9万亩。
宜良肥沃的土壤、娴熟的种植技术、优质的稻米是获得“滇中粮仓”的重要因素。据考古发现,该县水稻的生长历史不少于3500年。唐朝南诏时期,每年形成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在70年代和80年代,在土地利用、合理施肥、引进良种和合理密植以及提高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宜良紧紧围绕优质水稻基地建设,粮食产量连年增长。1981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1993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98种植水稻13.7万亩,总产量8677.7万公斤,平均亩产950公斤,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