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赖昭的历史海岸
陶来照是满语,意思是兔子山。清朝时,陶赖昭盛产肥硕的大兔子,成为皇家狩猎场,皇帝出行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女真和契丹人生活的地方,有着悠久的渔猎文化。陶来赵斌附近的松花江,辽代初期叫鸭河,后来改名为浑通江,是辽代皇帝经常来打鱼打猎的地方。陶赖昭镇的驻地镇,因公元936年辽太祖建城而得名。蒙古人曾经在这里放羊,让马通过。满族人杂居时,发展农业,主要种植谷类和豆类。1930年,一个朝鲜人定居陶赖昭,引进水稻种植,促进了该镇水稻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镇上沿河的村庄到处都是稻浪翻滚,现在水稻面积已经开发了6000多公顷。松花江自古以来就是黄金水道。陶来昭驾船回“船厂”(今吉林市);穿过松原三江口可分为两路,一路沿松花江干流向东至哈尔滨直至入海,另一路沿嫩江支流向北至布奎(今齐齐哈尔市)。陶赖昭古代宗教文化以佛教最为兴盛,晋、清时期有佛寺建筑。陶赖昭之名考辨,吉林外记为“陶赖昭”,吉林同治为“陶赖昭”。不同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和蒙古族人,由于生活方式不同,对这个地名有不同的解读。满语翻译成“豆岗子”,蒙古语翻译成“兔子窝”。看到蒙古语的解释,让我想起了汉代一个关于兔子的有趣故事。公元前108年,汉朝灭了朝鲜,朝鲜分裂为辽东,拒绝服从王华。梁武帝游览辽东半岛时,突然看到一只黑色的兔子从草丛中走出来。梁武帝下令在此修建“玄土阁”,后设立玄土郡,成为管理辽东事务的四郡之一。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劳动公园是宣土县的旧址。如果汉武帝看到兔子在陶赖昭筑巢,会在这里建立多大的城市体系?事实上,天府之国陶赖昭位于一条集水路、公路和铁路交通于一体的主干道上,具备成为大都市的有利条件。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官驿站,这对陶来昭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塞外东北作为满族先民的发祥地,在辽金时期曾是一座辉煌的高峰。随着蒙古士兵的入侵,相连的城市被摧毁,数千个村庄被屠杀。几百年来,兵兵相连,人口渐稀,土地贫瘠。清朝迁都北京后,对他们视为龙兴之地的山河水都实行封杀政策,昔日的辉煌只能在史书中重现。清朝设立的陶赖昭驿站,连接当时吉林省省会城市(今吉林市)船厂和黑龙江省布奎(今齐齐哈尔市)。驿站的设立不仅方便了交通,还带来了人口聚集,形成了集镇规模,带动了经济发展。如果从时间上计算,陶来照设立的官驿站比1936年从德惠县迁到只有三户人家的张家湾早253年,比1903年扶余市政府所在地三岔河镇早220年,比14年玉树市早14年。松花江傍水而建,位置十分关键,以独特的水陆交通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在扶余乃至吉林的发展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说陶来照是上天的宠儿,那么历史已经给了它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会。
1896年,俄皇获得了中东铁路(又称董卿铁路)的修建权,这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的铁路交通线。虽然是对中国权益的侵犯,是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象征,但客观来说,它的建成对一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陶赖昭是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富裕县境内的一个重要车站。五年后,1901,陶赖昭站南移至一个4公里的小镇。当时陶赖昭站旧址开始叫北陶。新站点陶赖昭站离松花江更近,所以更重要。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沈阳铁路局和哈尔滨铁路局的分界点。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南北之间的国际列车都要停在陶赖昭站加水补给。2003年6月,在铁路生产力部调整中划归沈阳铁路局长春车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