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密度计的发展历史
二战后,出于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研究利用核技术来确定建筑材料的密度、含水量等指标,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建设速度。
在1968之前,只有一种原位测量土壤和集料密度的标准方法——灌砂法。这台设备的操作者必须在地上挖一个洞,用沙子填满这个洞,计算密度,然后取一个样本到实验室测定含水量。这种方法每次检查需要半个小时,操作者需要避免许多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且这种检查方法是破坏性的——因为它留下了需要修复的洞。直到第二天样品干燥后才能得到含水量的测试结果。在1968之前,只有一种标准方法用于现场测量沥青路面的密度。通过在路面上钻孔获得了岩芯样本。将岩心样本带回实验室,用天平称重并测量其体积。然后计算密度,也就是重量除以体积。
到1972,核仪器在硬件设计和软件应用方面有了显著的改进。便携式核子仪能快速、高精度地检测土壤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并能消除不同土壤类型或化学成分引起的检测偏差。新的仪器设计完全采用高效的现代电子技术,使仪器轻便、可靠、操作方便。20世纪80年代以后,核仪器配备了可在现场编程微处理器,测量结果可直接从显示器上读出,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在现场检测中的工作量。
近30年来,核子仪在岩土材料密度和湿度检测中的应用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并已成为行业内的标准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