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历史发展表明了古代中国对医学的认识。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人视他为“脉学大师”。他运用视、听、问、切四诊,从脉象诊断病情。诊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被中医沿用了两千多年。
(2)汉代:①战国出版、西汉编撰的《黄帝内经》是我国早期重要的医学文献。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2)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理学著作。③华佗,东汉末年名医,擅长外科,被誉为“神医”。麻沸散比西方早发明1600多年。④东汉末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论》是后世重要的中医经典。
(3)隋唐:(1)唐代杰出的医家孙思邈所著《钱进方》,全面总结了历代及当时的医药成就,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中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著名藏医元丹贡布编撰的《四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3)唐高宗时期编纂修订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纲目,由国家颁布。
(4)明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10000多种方剂,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医学,被誉为“东方医学大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调查和实验观察,注重比较方法的运用,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体现了生物进化由低级到高级的观点。李时珍还提出了“鸟生于林,故羽如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对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和遗传特征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