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县地震成为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462年前的今天,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公元1556 65438+10月23日),关中地区发生大地震。本次地震震中位于陕西省滑县(今渭南市华州区)。根据历史记载,现代科学家推测当时的地震烈度为8.3级,烈度为11度。由于滑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地震对关中地区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力。

滑县地震泥塑

1.为什么科学家推断华县地震的烈度是8.3级?

在古代,没有办法测量当时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只能通过史官的记载来估计。明史当时是这样描述这次地震的:“三十四年十二月,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发生地震,声如雷鸣。渭南、化州、朝邑、三原、周浦等地尤为如此。或者地面有裂缝,水里有鱼,或者有围墙的房子,掉到地下,或者地面突然变成一个土堆,或者一天发生几次地震,或者地震日复一日的持续。河,渭,华岳,钟南山,河水清澈了好几天。真是奇怪,官、兵、民共压了八三万。”

明朝官员秦可达曾亲身经历过地震。他当时写道:“受灾人数,潼、浦17人,潼、华16人,渭南15人,临潼14人,省城13人,其他各县。然后是远离国土的纵深。”

从这些古籍中的记载来看,当时的症状是:地裂泉涌,房屋坠入地下,说明地面裂缝很大,地下水涌出;平地上突起的山脊意味着地壳受到挤压变形。目前人类对地震的级别划分为12,其中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几乎没有破坏力;如果震级在7级以上,破坏力会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震级为8级时,会出现树枝断裂、倒塌等现象,震级为9级时,地下水管破裂,地面出现裂缝,小型建筑倒塌。此外,从地震的烈度来看,烈度为10度时,建筑物普遍被破坏,表现为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大量岩石崩塌,水面起波浪;当烈度为11度时,说明房屋大量倒塌,路基路堤大面积坍塌,地表变化较大。所以现代科学家根据古籍记载的表述,确定当时的地震至少在8级以上,烈度为11度。

华县地震也影响了华山奇观的形成。

2.为什么地震会造成这么多人死亡?

据史料记载,地震造成83万人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灾害。那么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呢?

首先,华县地处关中平原。从秦汉到唐末,关中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密集。虽然五代以来经济中心东移,但由于一千多年的积累,明朝时期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方,因此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

第二是地震发生的时间。据记载,地震发生时是午夜,也就是下午12左右,时间值腊月。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恰逢4月9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天寒地冻,古人早已钻进被窝,酣睡。突然,发生了地震,到了半夜,他们根本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也没有时间逃跑。秦可达说潼关等地死了70%的人,说明很多人直接埋在废墟下。

另外,造成大量伤亡的原因是房屋建设。陕西位于西北。自古以来,建筑都是用土坯建造的,房屋抗震程度差,也是客观原因。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更加严重。关中平原北临渭河,南临秦岭。地震导致河水上涨,山体滑坡,也成为造成过多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最后一点是震后防疫薄弱,导致灾后大流行。由于交通不便,明朝的首都离北京很远。嘉靖皇帝接到报告时,已经是次年二月,已经过去三个月了,还没有震后救灾。此外,地震发生后,灾民无处安置,导致无数人冻死饿死。此外,第二年粮食歉收,瘟疫蔓延,也成为伤亡过大的原因。

唐高宗的涪陵公墓在地震中被毁。

3.地震有什么影响?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的,尤其是地震对人类的破坏力非常大。但是,地震也会重塑自然,甚至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陕西的华山和翠华山,通过多次地壳运动,造就了今天的壮丽景色。翠华山上有个天池,其实是地震造成的堰塞湖。

对于古建筑来说,地震的破坏力很大。Xi安的小雁塔原本有15层。滑县地震后,塔顶两层被破坏,变成了13层,就是现在的样子。赣县的唐高宗甘陵公墓被彻底摧毁。

小雁塔顶部两层被地震破坏,15层变成了13层。

4.关中还会发生大地震吗?

从中国地震分布带来看,渭河平原地震带位于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为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秦岭和渭北山(老龙山、龟山、王耀山等)之间。).分布范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 ~ 800米,长约300公里。南北宽度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Xi安附近约75公里,梅县周边仅20公里。它逐渐缩小成宝鸡的一个峡谷,看起来像一轮“新月”。面积约34000平方公里。

有记录以来,该地震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约160次。其中,地震7-7.9级;8级以上地震2次。以后会不会发生大地震,真的不好说。与渭河平原地震带相比,更加活跃。

翠华山天池是华县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