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国槐人为什么迁徙?
明朝建立后,全国各地的官员都向明朝政府诉说各地的荒凉。中原地区“人力不足,长期荒芜”,居民稀少,“大多是无人居住的土地”,还有连年的租税。“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面积荒芜,财政收入锐减,直接威胁到明朝的统治。
连朱元璋都知道“大乱之后,中原粗糙,民不聊生,故所谓开田,增加户籍,乃中原之当务之急”,于是采用了葡萄州苏琪、户籍博士刘久高、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折。
为了恢复生产,保卫大明山,制定了以移民安置为中心的振兴农业措施,农民决心从窄乡向宽乡转移,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向地广人稀的地方转移。至此,中国历史上持续了50年的迁徙活动开始了。
折槐枝献神树
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秦等省,许多人把槐树视为一种吉祥之树。以前,他们喜欢在大门口、十字路口种槐树,把那些古老的槐树视为“圣树”。他们经常在数字上钉上“凌影”和“祝福”之类的小标志,并用红布包裹树干。如果树上有一个鸟巢,孩子们是不允许触摸它的。据说这些传统习惯与明代人的迁徙有关,源于明代人迁徙时“断槐树枝”的传说。
当初移民被困,官兵被迫带着刀枪上路的时候,很多人一个接一个地抓着大槐树,就像抓着亲人的手一样。那些官兵用棍子赶不走他们,就拔出刀来,砍断人们拖着的蝗虫树枝,把移民赶走了。无情的剑把移民和大槐树分开了,但移民看着槐树,还是不肯扔掉。
直到移民被护送的越来越远,家乡的大槐树才渐渐消失,只有手中的树枝成为人们心目中古槐树的象征。到达移民之地后,移民们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都倾注在这棵小小的槐树上。
为了表示不忘故土,思念家乡亲人,移民们在新居的院子里种上了槐树的枝条,精心浇水培育,当生命力顽强的槐树枝条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移民们看到已经没有了回归的希望,渐渐地就安心地开始培育和繁殖自己的孩子。
但是,他们总是把自家院子里的槐树当成家乡的象征。逢年过节,很多人还会在这树下供奉美食、烧香烧纸、磕头拜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并逐渐槐树被视为祖先的象征。当家里有任何困难或疾病时,人们也习惯于向槐树祈求祖先的祝福。今天,这个习俗仍然在许多地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