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二代骁龙来了:重回巅峰指日可待。
在普通用户很少关注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AMD凭借其全新的EPYC骁龙也掀起了一场风暴,这场风暴更为显著,也更为出人意料。
2017年中期,AMD携骁龙正式回归,重返数据中心领域。代号为Naples的第一代产品拥有14nm工艺、高达32核64线程、8通道DDR4 2TB内存、128 PCIe通道、独立安全子系统、SoC单芯片集成设计、多代兼容接口等强大规格。
浴火重生的小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和赞誉,甚至赢得了整个服务器行业的热烈欢迎。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越来越丰富,短短一年多时间市场份额恢复到5%。
当然,这一切只是开始。禅宗架构诞生之初,AMD就公开了未来多年的路线图。
AMD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和嵌入式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Forrest Norro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MD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分别是2017年第一代那不勒斯(Zen architecture),2019年第二代罗马(Zen architecture),2020年第三代米兰(Zen3 architecture)。
福勒斯特·诺罗德说:“那不勒斯是一个好的开始。它允许我们重新进入数据中心市场。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罗马是这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它继续在性能上领先,并进一步缩短与英特尔的差距。米兰会在表现上超越竞争对手。”
2018,165438+10月,AMD首次公开了代号为罗马的第二代骁龙处理器的诸多细节,包括全新的7nm技术,全新的Zen 2架构,最多64个核心,128个线程,128条PCIe 4.0总线,单通道最多4TB DDR4八通道。
新技术新架构,二代骁龙号称综合性能比上一代直接翻倍,浮点性能翻两番。CPU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彻底的改进。
2019年6月台北国际计算机展上,AMD CEO苏丽莎博士特别受邀在展会上做主题演讲,期间正式宣布第二代骁龙服务器处理器系列预计在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现在第三季度已经到了,第二代骁龙已经到了大门口。
第二代骁龙的chiplet芯片设计理念是符合时代的。在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的今天,将所有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是不现实的,无论从规格、性能还是经济上都是不允许的,必须另辟蹊径。
AMD Zen architecture从一开始就没有盲目的做一个超大型的核心,而是把它拆成部分。四个核心组成一个CCX基本模块,两个CCX基本模块组成一个芯片,多个芯片统一封装,可以根据需要定制整个处理器。想做多少就做多少,同时在成本和良品率上也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水平。
骁龙二代更进一步。它不仅可以组合多达八个芯片实现64核128线程的超大规模,还特意将I/O输入/输出部分分离到另一个芯片中并采用更成熟的14nm工艺,然后通过高带宽低延迟的Infinity Fabric总线将它们串联起来,使不同的模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产品规格可以很容易地放大和加强,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简化产品设计的难度,提高生产的良率,降低各种成本,保证产品的快速顺利推出。
那么,采用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更先进的配置规格后,第二代骁龙的性能如何?AMD也做过多次公开演示,每次都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在去年6月11的技术会议期间,单向罗马骁龙单挑了双向英特尔旗舰至强白金8180m: 7 nm工艺为14nm工艺,64核128线程为56核12线程,最大内存对为4TB。
规格秒杀的同时,在行业标准性能测试C-Ray项目中,一个罗马二代骁龙用了28.1秒完成,而两个至强8180M用了30.2秒,一打两个直接秒杀!
在台北电脑展期间,二代小龙再次展示了他的神奇技能。据lisa su博士介绍,第二代骁龙在不同应用中的性能提升可以高达第一代的2-4倍。
性能PK上,AMD罗马二代骁龙出了两个顶级64核128线程,而英特尔是新发布的Cascade Lake二代可扩展至强,工艺架构一点没变。顶配型号至强白金8280依然是28核56线程,但频率比上一代提升了200MHz。
结果第二代骁龙做到了19.88 ns//天,而第二代可扩展至强只做到了9.71 ns//天,AMD领先一倍。
其实真正证明骁龙二代实力的,不仅仅是规格参数有多耀眼,性能演示有多吸引人,还有业界的态度。第二代骁龙还没有正式发布,甚至在客户验证初期,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尤其是在堪称高性能计算“皇冠”的超级计算机领域,二代骁龙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不仅实现了突破,而且步入了世界顶尖行列。
德国早早宣布,新一代超级计算Hawk将搭载多达10000个6464核、128个线程的第二代骁龙处理器,总共64万个核、128万个线程。峰值计算性能可达24.06PFlops,即每秒2.4亿次浮点运算。
Cray的第一个ExaScale新一代超级计算平台Shasta也立即加入了对骁龙的支持。
美国能源部更是对小龙情有独钟。基于Cray的新平台,先后基于定制版的骁龙建造了两款新的超级计算机Perlmutter和Frontier。特别是后者还加入了AMD镭龙本能计算卡。预计浮点性能可达1.5e flops(15亿次),投入使用后不算世界第一但也是世界顶尖水平。
照这样下去,未来的超算TOP500榜单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骁龙必将成为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一代枭龙的“初来乍到”,吸引了全球几乎所有的企业客户。国内BAT三巨头已经在第一时间引入,很难尴尬的亚马逊已经大规模部署。曾经不屑一顾的戴尔最终被说服完全采用。骁龙二代的前景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确定的无限光明,尤其是超级计算的史诗级飞跃,更是不可限量。
我们之前说过,AMD骁龙产品线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稳健的路线图,并且一步一步实施,时间误差不超过一个季度,同时也参考了竞争对手英特尔的进度。
值得玩味的是,AMD 7nm罗马二代骁龙原来的对手并不是新发布的Cascade Lake二代可扩展至强,而是新一代10nm工艺冰湖,预计相比之下会有更好的性能。但是,没想到Intel 10nm工艺一次次的跳缩。今年首批产品只能用于低功耗轻薄本,桌面平台无法登上。
根据官方披露的路线图,英特尔下一代至强代码Cooper Lake仍将是14nm工艺和旧架构,不会有本质变化。二代骁龙原来预设的对手,10nm冰湖,至少要等到明年了。
AMD方面,明年我们将看到基于7nm+新技术和Zen 3新架构的第三代骁龙,代号“Milan”(米兰),正在按计划推进;然后将是Zen 4新架构的第四代,其代号早早公布为“热那亚”。正在全力设计,领先优势会越来越大...
可以说AMD骁龙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机会,这样一套眼花缭乱、马不停蹄的组合拳还在继续打。还能说什么?AMD骁龙当初重回巅峰的目标相信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