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发源地在哪里?
水稻的发源地是中国,后来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 ~ 16000年的中国湖南。
水稻,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65438±0.2米,叶片长而扁平,由许多小穗组成的圆锥花序。果实为大米,脱壳后称为稻谷或大米。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米和非糯米。水稻生产的米粒称为稻谷或脱壳后的大米。大米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酿酒、制糖的工业原料,稻壳、稻草也有很多用途。水稻属于禾本科,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作物。根据考古发现,水稻在中国至少已经种植了7000年。世界上有两种栽培稻,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世界各地,故称为普通栽培稻。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南方至少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和重塑,已经分化。中国学者丁颖(1957)根据对中国栽培稻(亚洲栽培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及相关古籍,总结出中国栽培稻可分为籼粳两个亚种,根据品种的温光反应、需水量和胚乳淀粉特性,又可分为籼粳亚种下的早、晚、水。所以严格来说,把籼米、粳米、糯米并列分类是不准确的。其实籼稻和粳稻都分粘糯,具体如下:糯-长粒糯(小糯)籼稻非糯-釉面稻米糯-聚糯(大糯)粳稻非糯-粳稻?籼稻的性状接近其祖先野生稻,所以有学者认为籼稻没有基本类型,粳稻没有特殊类型。籼稻适合低纬度和低纬度地区。在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