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忠周青洛阳之旅三门峡大于夫皮三门

娟忠周青洛阳之旅三门峡大于夫皮三门

豫西是夏朝的活动中心,所以关于大禹的神话在这里广为流传。黄河穿三门峡而过,以治水英雄著称的大禹在三门峡的山川间留下了无数传奇。

三门峡位于豫西、豫、陕、晋四省交界处,是黄河中游的峡谷。黄河从黄土高原而来,冲进这个峡谷,在这里被河中央的两个石岛神门和鬼门分割成三条支流。这两个石岛与岸崖之间形成的三条水道,称为“人门”、“神门”、“鬼门”。传说这三门是大禹治水时用巨斧劈开的,故名三门峡。如今,龟门岛上有一对大圆坑,据说是大禹留下的马蹄印。今天,在黄河南岸的悬崖上有一个大脚趾向上的足迹,它超过1英尺长,超过3英寸深。据说大禹来这里治水的时候,用一把巨斧劈山,但是岩石坚硬,劈不开,手臂无力。于是他把脚伸进新裂开的石缝里,使劲往南推。结果,山崩地裂,河水东流,他巨大的脚印却永远留在了南岸悬崖上。上世纪50年代末,这里建立了三门峡水库。

水库大坝下游半里多,河中有三个较小的石岛,中央的高出水面7米,被称为“中流砥柱”。《水经注》云:“中流砥柱是山名。禹治水,山丘为水,故削之,故破山达河。江分,山过,山见水。如果柱子是自然的,它们就是柱子。”贞观十二年(638年),唐太宗来到三门峡,今人忆昔,以诗言志:“仰天望柱,北望龙门。这是一个痕迹,它的巨大和长春。”并命令魏徵把这首诗放在一根柱子的阴凉处。唐代大书法家刘公权也写过一首诗赞美:“孤峰浮于水上,一柱定波心,顶压三险,根连九弯。”根据民间传说,支柱原本是大禹的和真石柱。相传,三门峡地区以前是一片完整的山地,河道堵塞,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大湖。湖里有龟兴风作浪,危害人民。大禹到了这里,举起斧子在三门峡山上砍了三下,留下三个缺口,湖水立刻向东流去。乌龟精想逃走,大禹扔出一把龙剑,插在河里,化为一根柱子,挡住了它的去路,制服了乌龟精。

峡谷中的石岛上,有文帝、武则天等著名历史人物雕刻的70多首诗词和石头,蔚为壮观,堪称一座小型石雕博物馆。明代万历年间石岛狮头上雕刻的“绝壁流奇”八个大字,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