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营村位于哪个城市?

后营村位于蓬莱市北沟镇西北端,与龙口市李嘉存仅一巷之隔。两个村子,房子和山脊相连,地面和边缘相连。两个村庄之间有许多花坛。你有我,我有你。从外观上看,分不清两个村。一条巷连着两个村,对门是亲戚。就像民谣里说的,“一分两郡,骨肉不断。”成为村落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两村世代友好,一直是美谈。

后营村的名字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有关。相传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44年),李世民太宗远征朝鲜,率领尉迟敬德的将领,经黄县来到蓬莱。现在他被这块风水宝地吸引住了。放眼望去,北面临海,银浪翻滚,白浪滔天;东边云雾缭绕,峰峦起伏,宛如大海中的岛屿;西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肥沃平原。一阵微风吹来,秧苗掀起了层层绿波。可以说,钟灵是山美、海美。仰望天空,祥云朵朵,吉祥之气盘绕。唐太宗忍不住笑着称赞随行人员:“此地风景秀丽,山川肥沃,云雾缭绕,是人间仙境。也是唐朝的宝地。我还不如留在这里。”随即,唐太宗下令军队在此扎营。唐太宗驻守前寨,名试驾村(规划隶属龙口市,距后营1km)。军队驻扎在后宅,叫后营。后来,村民们依此修建村庄,后营村由此得名。

有一天,唐太宗在后营训练骑兵时,突然看到东北的天与海交界处有一座城市的景观。高楼耸立在海中,车辆行人时隐时现,一派繁忙景象。唐太宗看后,极为惊讶。晚上梦见一个仙人告诉他这个地方是蓬莱仙境,境内有一个仙亭叫蓬莱阁。八仙曾经在蓬莱阁聚会,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各显神通,漂洋过海。秦始皇和汉武帝也来蓬莱仙山求长生不老药。唐太宗听了仙人的建议,几天后进驻蓬莱城,造了一艘大船,选了一个吉日,静待风平浪静,跟随八仙渡海的脚步,漂洋过海。

传说唐太宗大举渡海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敖广对此一无所知。他带领龙儿和孙子,虾兵蟹将,去探索大海。他见该旅兵马高歌猛进,乘风破浪,渡海上前拦住。结果,魏徵被龙王杀死,唐太宗因悲痛而数次昏迷。他去了阴间,目睹了许多鬼魂的恐怖。因此,当他醒来,回到死者,他写了一封信给世界,给予大赦。民间留下了太宗在冥府梦游的神话。

据村里的老人说,在后营村之前,这里居住着沙、常、胡等姓氏。沙住北,常在南,胡住东,挨家挨户与北沟村接壤。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这些古村落消失了,只留下了几个坟墓,证实了它们的存在。后来胡姓消失,留下更多遗物。胡姓位于村东高地,名呼家顶。传说胡家因为触犯国法,被砍杀毁村。剩余的房屋地基、砖块碎片、石头门槛等。直到20世纪70年代整地时才被清理干净。

后营村现存姓氏有:张、颜、刘、齐、崔、朱、陈、谢、田、于、隋、胡、姜、韩,共270户,700余人。张和颜是这个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名字。根据张、颜二人过去的族谱记载,根据他们是表亲的事实,他们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承德地区承德县铁盖九张家大槐树下走到一起的。几经迁徙,他们来到了后营村,这是一个美丽迷人的风水之地,定居下来,安居乐业。张姓始祖张刚已经活了20多代,500多岁了。以张的《追远堂》为例。张笔下人物的生成是有安排的。前几代多为单字,后从“赋、元、中、方、直、贾、兴、诗、书、业、纪、赵、项、瑞、纪”延续二十余代。严姓的排版是:“福、德、中、勇、生、文、华、世、宇、民、开、国、恩”等。前后应该和张姓差不多,也是20多代。

走进后营村,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现代化的建筑,而是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屋、老街、老槐树,完美展现了一幅古村落的迷人画卷。村里老房子多,青砖青瓦,拔地而起,木门窗,雕龙雕凤,完整保留了明清古建筑风格。这些老房子,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在村子里。沿着远处的老房子走,是一条狭长的旧走廊。一条小巷子,连着十几户人家,都是同姓的后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这个大家庭,一巷一井,同甘共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呈现出小农经济时代的田园风光。

村子里的老房子后面矗立着一棵古老的槐树。秋曲雄浑,气势磅礴,高大豪放,气势磅礴。这棵古老的槐树虽然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但它老了,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这棵树大约有四英尺高,大约有两个星期粗,而且枝繁叶茂。古槐高大弯曲的树干,足够三四个人握手才能折叠。褐色的树皮就像战士身上布满伤痕的盔甲,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据说这棵古槐树是村里的祖先从云南的大槐树下迁徙到这里时从老家带来的,为了纪念家乡,不忘0。这棵古老的槐树和村子同龄,陪伴村民走过风风雨雨至今。它被视为镇村之宝,被视为吉祥之树和祖传之树。每个人都世世代代崇拜它,尊重它,爱护它。

树干顶端有一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美丽的大鸟。每天黎明日落时,都能听到这种大鸟的啼叫声,悠扬动听。人们都说这种鸟很有灵气,能在清晨叫醒人,晚上提醒人收工。这棵大槐树下,根深深地扎在土里,有的还长在地上。大树枝繁叶茂,强壮高大,郁郁葱葱,绿冠浓密,笼罩着村庄。每年,成群的喜鹊在树枝上筑巢、产卵、孵蛋和哺育幼鸟。

一年又一年,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在后营村人们的精心照料下,槐树完好无损,生机勃勃。温暖的春天,槐花开始吐绿嫩芽,拍枝养芽,绽放出一串串白色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阵阵清香。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大槐树披上了一袭新绿装,遮天蔽日,驱散热浪,为劳累了一天的乡亲们提供了树荫,在默默无闻中驱散疲劳。人们围坐在这棵大槐树旁喝茶纳凉,谈笑风生。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槐树的叶子由绿转黄,金黄色的槐树果实累累,金珠闪闪。寒冬,雪花飞舞,槐树披上银装。在凛冽的寒风中,它像一个带着剑的哨兵,站在村头,为后营村人民的平安与安宁日夜站岗。

据明朝记载,永乐十四年(1416)十一月,移民从山西洪洞县槐花老巢出发。当移民们出发时,他们不想离开自己的家园、亲人和故土。他们都含着泪,手里拖着槐树的枝条,仿佛牵着亲人的手。移民和押运官见此情景,勃然大怒,用棍棒驱赶,用鞭子抽打,拖走,那群人又上去了,于是官兵们拿出刀剑,砍断人拖的树枝,把移民赶走了。无情剑隔移民大槐树。他们手里拿着槐树的树枝,看着大槐树。他们舍不得离开,也不想扔掉。

移民越来越远,大槐树也渐渐看不见了。只有他们手中的蝗枝越来越紧,深深地留在心里。这根槐树枝成了大槐树的象征。人们珍惜槐树的枝条,随身携带。每当想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他们把槐树的枝条带到住处,种在庭院和村庄里,勤勤恳恳地浇水,精心栽培。槐树的枝条也像移民一样在新的居住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移民在新的居住地定居,生儿育女,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也没有忘记那棵大槐树。他们把新栽的槐树当作家乡的象征,面对新栽的槐树,常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上面。任何有婚礼、葬礼、生日庆典等的人。,走到新栽的槐树下祭拜祖先;哪家企业开门营业,哪家企业外出经营,都在新栽的槐树下祈求祖先的保佑;谁头疼脑热,三灾八难,还在新栽的槐树下烧纸烧香,希望祖宗保佑平安。久而久之,小槐树枝长成大槐树,新槐树变成老槐树,移民世代居住,祭拜老槐树的习俗也代代相传。社会变迁的结果,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祭祖的旧习早已废除,但老槐树作为故乡的象征和对祖先的寄托,在后营村民中延续,不忘祖先,不辱祖先,不愧为中华儿女对祖先的优秀美德;保护古槐,缅怀先人,很多移民的后代至今还保留着这个优良传统。

后营村的这棵大槐树,和后营村的人们一起,走过了几个朝代,见证了社会的沧桑,今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希望这棵见证移民历史、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槐树,在日新月异的后营村得到人们更多的珍惜和保护,更加根深蒂固、万古长青,陪伴后营村民走向小康。

附:村里的人

清代后营村出了张等几位文人,他们在村里办起了“私塾”,向后代传授文化知识,被尊为“老先生”。

张曾任兰州军区后勤部长。

张治发曾任青岛市台西区区长、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

张志国,前驻老挝大使。

前驻智利参赞、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张其芳。

张沅薇曾经是中华民国的一名指挥官。

后营村附近有南王圩遗址、蓬莱海防遗址、蓬莱沿海烽火台群、蓬莱阁旅游区、长岛旅游风景区等旅游景点,还有蓬莱海参、蓬莱赤家红、蓬莱盛迪、蓬莱嘉吉鱼、蓬莱葡萄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