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的历史是怎样的?

早在1332年,中国元朝就装备了最早的金属筒炮:青铜器(膛105 mm,滑膛前装炮)。然而,据新华网哈尔滨2006年8月5日电(记者胡涛)据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内蒙古新发现的元代器物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有明确年代的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此矛发现于1987年7月,1998+00年6月进入西藏蒙古元文化博物馆。2004年被大德炮兵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战争与战略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联合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铜制,带碗形矛,总长34.7厘米。枪身两行八思巴铭文表明是大德二年,即1298年所作。在已发现的元代青铜矛中,年代最早的是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顺治三年(1332)碗口矛。(《文物》杂志第3期1962)内蒙古新发现的通口矛比顺治三年早34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使用了一种叫做火的抛射武器。最迟在10世纪火药用于军事后,用于弹射火药包和炮弹。至迟在元朝,中国已经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即火铳。13世纪火药和火器从中国传到西方后,火炮开始在欧洲发展。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发射石子弹的火炮。

为了提高火炮火力的适应性,现代火炮除了普通的手榴弹、穿甲弹、穿甲弹、照明弹、烟幕弹外,还配备了各种远程手榴弹、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子弹药、炮射制导炮弹、化学炮弹和核弹(见核武器),使火炮可以压制和摧毁几百米到几万米的各种目标。孔明振云《兵部尚书节上元恭墓志铭》,明朝高级大臣:“公(袁可立)奉命埋伏,乘风放火烧草,五谷尽烧。奴才很生气,到了秋天,就带着大炮,兵分两路来报仇。”

在火药武器真正派上用场之前,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实验。火药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点火快,质量均匀,威力大。另外,设计一把合适的枪也不容易。如果不立即设计,就不能发射。由于早期的制造技术,炮手面临的危险程度其实和炮击目标差不多。比如1460年,苏格兰国王约翰二世死于枪爆。

到了15世纪中叶,火炮和火药的技术达到了顶峰,跃升为重要武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攻城炮发射的大石头炮弹摧毁。虽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看似是因为小城门被炸开造成的,但实际上可以归结为炮击使突击成为可能的因素。

中世纪的火炮用于攻城时炮击城墙,在战场上向大量敌军开火。它们可以精确摧毁城堡中建筑的垂直外墙,所以人们开发了倾斜低矮的外墙来代替高耸垂直的火炮外墙。这一时期火炮在战场上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当时的火炮还很重,很难移动到新的阵地上进行战斗射击。

炮兵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的火力突击力量。火力强、射程远、精度好、机动性高,可对地面和水面目标进行集中、突然、连续的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和掩护步兵、装甲兵的作战行动,与其他军兵种协同作战,或独立进行火力打击。火炮在历史上有“战神”的称号。

火炮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用途各异的多种火炮体系,成为战争中重要的火力手段,并在世界范围内大量装备陆、海、空三军。

在现代立体战争中,火力仍然是战斗力的核心。炮兵作为战场上至关重要的中坚力量,以其强大的火力、灵活、可靠、经济、多用等优势,成为作战行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战场态势的重要因素。火炮可以摧毁地面的各种目标,也可以摧毁空中的飞机和海上的船只。因此,火炮作为提供攻防生命力的基本手段,在常规武器中占有坚实的地位。

火炮的发展受社会经济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约,也受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光电子和新材料的发展,使火炮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大大加快了火炮更新换代的步伐。现代火炮不再是简单的机械装置,而是集先进的侦察、指挥、通信、运载工具和高性能弹药于一体的完整武器系统。

因此,综合性能,包括持续发展战略、威力、反应速度和机动性,是火炮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新科技在武器领域的应用引起了火炮技术的巨大变革。液体推进剂炮、机器人炮、电磁炮、电热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新理论的出现,将开启世界火炮发展的新篇章。火炮类型

人们通常根据枪支的用途、弹道特性、运动方式和膛内结构来划分枪支的种类。

根据用途,火炮可分为地面压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火炮、航空兵火炮、海军火炮和海岸炮。地面压制火炮包括加农炮、榴弹炮、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有些国家还把火箭炮算作地面压制火炮。反坦克炮包括反坦克炮和无后座力炮。

根据弹道特点,火炮可分为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三种。

根据火炮的运动方式,地面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高射炮可分为自行火炮和牵引火炮。

按炮膛结构,除火箭炮、反坦克炮、迫击炮、坦克炮可分为线膛炮、滑膛炮外,其他炮均为线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