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教授发公开信解除师生关系合理吗?

在双向选择下,导师有权终止与学生的师徒关系。

从目前来看,孙家洲与其学生解除指导关系是符合规定和程序的,如果不从处理方式和道德层面来评价,而仅从现代大学研究生培养责任制的角度来评价的话。

目前国内外高校普遍采用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指导关系,中国人民大学也是如此。

所谓双向选择,就是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导师,导师也有权选择自己想指导的学生。双方的权利不仅仅是在关系开始的时候,在培养的中间,学生和导师都可以行使这样的权利。如果学生觉得导师不合适或者不满意,可以填表申请更换导师,导师也可以在指导一段时间后申请终止与学生的师徒关系。

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在其《研究生导师工作规范》(2012年7月校长办公会通过,2011,4月27日修订)中显示,在研究生期中考试和筛选中,如果导师发现学生品德较差、身心健康状况或学习成绩不合格,不适合继续培养,导师有责任要求研究生部予以制止。

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此事发表评论,称孙家洲教授暂停师生关系的行为符合相关规定。“高校研究生一般实行导师和研究生双向选择制度。如果学生或老师对对方不满,可以申请解除关系。”熊丙奇说,如果老师申请终止与学生的关系,一般研究生院会作为老师工作,或者为学生选择另一位导师。

人大宣传部一位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规定。“基本上导师是不愿意带这个学生的。这个学生再找同专业的导师很正常。”

滥用和挑战权威不能混为一谈。

在孙家洲和郝相赫的问题上,舆论是两极分化的。有些人为孙家洲老师鼓掌,他认为这个学生很傲慢。当然也有人认为学生郝相赫是自由精神,导师心胸狭窄。

从郝相赫朋友圈的评论来看,主要问题有:1,北大历史系是个“垃圾系”(“虽然学校不是垃圾”)。2.人大从北大引进的魏晋唐宋老师,在全国都是“不出名”的。3.北大历史系魏进士教授阎步克是“垃圾”,名高于实。此外,根据孙家洲的公开信,郝相赫还批评了来自北京大学的魏进士教授韩树峰,他目前是全国人大代表。然而,郝在声明中表示,他只写了拼音首字母,没有指名道姓。

根据孙家洲的公开信,郝相赫还批评了北京大学魏进士教授、现全国人大代表韩树峰。

按照郝相赫的标准(出自北大,魏晋唐宋),论文记者发现,他所说的“不出名”的老师包括刘(隋唐史,现任人大历史系副主任、系主任)、李(宋史,副教授)、(隋唐史,专史,讲师)、王靖(隋唐史,讲师)。

其中,刘名气较大,其学术水平在学术界评价很高。其他几位青年学者,在整个史学界的名气自然是他们的老字号难以相比的,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如2010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邱静佳2011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李和王静在顶级历史期刊发表学术著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者基本上都是在孙家洲担任人大历史系主任期间(卸任后不到一年)引进的。

被郝相赫称为“垃圾”的北大历史系,聚集了、罗辛、、荣新江、辛德庸、邓小南、张西庆、刘浦江(今年年初去世)等众多国内外顶尖学者,不考虑其他领域,即使不是国内最强,也与“垃圾”无关。

回到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一般来说,导师对学生的不满无非是性格和学术能力。知乎匿名用户评论说,郝相赫对北大历史系和魏晋唐宋史领域的“批判”,如果不从人品和品行的角度考虑,也能看出其缺乏学术判断和眼光。

对于将郝相赫的言论视为学术自由、挑战权威的评价,知乎用户潇湘认为“使用‘垃圾’等污言秽语的确是人格问题。用唐()和田()来贬低严则完全不同。除了装逼和泄愤,我实在看不出如何理解这些言行。”

也有人从中国人文学科的师生关系来理解这个问题。如知乎用户顾景言认为,“其实在国内大学,尤其是历史人文学科,师生关系是传统的师徒关系。一个硕士或者博士生的前途如何,他老师的门路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如果学生表现不好,也会给老师带来耻辱。人大老先生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断绝了与弟子的关系,这完全可以理解。弟子侮辱老师的朋友和前辈,不仅傲慢无礼,更是打老师的脸。想必郝也把自己当成那样的名人,忘了自己有几斤两。污言秽语,这位先生的人品真是讨人喜欢。"

当然,每次这种有争议的事件,都会出现很多“整蛊论”和“阴谋论”,孙和郝事件也是如此。有人认为,郝相赫大概是因为没考上北大历史系而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