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是什么时候重建的?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带着家人从陇右来到蜀地,建了一间小屋居住,史称“成都草堂”。杜甫在这里生活了近四年,至今写了240多首诗。
草堂故居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五代时,诗人韦庄发现草堂旧址,重修保存。先后在宋、元、明、清进行了修缮和扩建,演变为建筑古朴典雅、园林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3月,1961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杜甫草堂博物馆成立;2006年2月,1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杜甫行踪最大、保存最好、最有特色、知名度最高的博物馆。
如今的草堂完整保留了清嘉庆重建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型”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按功能分为:文物景区(草堂旧址)、园林景区(梅园)、服务区(草堂庙)。草堂旧址中的照壁、正门、大殿、诗史馆、柴门、工部祠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有对称的回廊及其他附属建筑。有流水,有小桥,有竹林,庄严肃穆,古朴典雅,幽深幽静,美丽清澈。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杜甫草堂,令人遐想,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著名景观。
工部神龛后面有一个以杜甫诗歌描写和明代恢复重建为原型的“小屋景区”,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情,营造了浓厚的诗意氛围。盆景园内有1999建成的“杜氏书法木刻馆”,陈列100余幅杜氏书法木刻作品,选自历代名人所写的数千幅杜氏书法原作,用楠木雕刻而成,颇具观赏性,其诗、书、料、术并称“四绝”;位于樊安寺古建筑群第三大殿堂“大雅画廊”内,陈列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彩釉壁画和中国历代著名诗人雕塑12件,生动展示了杜甫的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馆内基本陈列《诗人圣人作品千年》,获第五届“全国十大展览”最佳创意奖。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和生动的展示语言,展示了杜甫诗歌的恢弘气势和辉煌成就,显示了杜甫思想的深远影响。还有“爱情小屋”文学图片展,展出参观过小屋的国家、外国贵宾、国内外名人留下的图片、签名、题词、礼物等。
“唐风遗韵”游客服务中心是集杜甫草堂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市场。杜甫草堂诗书画院毗邻“唐风遗风”,集书画展览、交流、购销、收藏于一体。是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和文化产业的高档平台。
唐朝遗址展览馆位于草堂东北。2001年底,草堂内发掘出大面积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极大地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印证了杜甫对当年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的描述,澄清了古今草堂选址之争,增加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感,为这片圣地增添了新的光彩,更加令人向往。
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在草堂东面的楠木林中,它恢复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风貌,东有崇礼塔,西有万佛楼。从栏杆上俯瞰,尽收眼底,是杜甫草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