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期间国家扶贫计划的完成情况。
规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明确、期限明确的扶贫开发行动计划。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目标基本实现,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
——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3%左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0年1986至15期间,在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建设了9915000亩基本农田,解决了7725多万人和8398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到2000年底,贫困地区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5%、89%、69%和67.7%。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八七”期间,国家扶持的贫困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4%,年均增长7.5%;工业增加值增长99.3%,年均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近1倍,年均增长12.9%;粮食产量增长12.3%,年均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8元增加到1337元,年均增长12.8%。
——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办学条件得到改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中有318个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贫困地区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得到改建或重建,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缓解。一大批实用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解决部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沂蒙山、井冈山、大别山、闽西南等革命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上“天下最穷”的甘肃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状况大为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