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历史
台湾省开始有文献记载只有400年左右,在此之前称为史前。到目前为止,这个地区有十个遗址,比如谷玮山。经判断,三峡属于元山文化。这一带最早文献的旧称其实是三交,后来演变成三角涌,乃至今天的三峡。三峡地区的河流和山麓,在汉人到来之前就有雷郎人居住,高山上有泰雅族。相传明朝初年,郑(说的是)从南方走到基隆(台湾省基隆市别称),曾路过淡水河上游,看到圆山、石头山等奇形怪状的山形。当时的三峡还是未开发的原始地带,只有少数人居住在河岸附近。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安溪人陈瑜被授海山山庄填海照。早期的填海路线,从南京厝开始,慢慢发展到三角涌。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以后,有南京厝到龙恩浦的移民,三角涌逐渐成为垦荒中心。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泉州人最多,尤其是安溪县人。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安溪人和六厝铺客家人开垦柑橘园,引起福建人和客家人的争斗。客家人失守,迁居中坜、杨梅、三角涌、鹦哥石,成为泉州人的村落。从此,泉州人与客家人、漳州人斗了近百年。
1895年4月,甲午战争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省和澎湖给日本。日军于当年5月29日登陆澳大利亚,6月11进入台北。6月下旬,日军在向桃园、新竹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以胡家友、吴堂兴、蒋绍祖、徐翔为首的客家人的伏击,部队稍受挫折。13年7月凌晨5时许,日军近卫师团特务曹率领的运粮船共35艘,在三角涌龙恩浦附近,遭到、苏军、林九渊、陈小柴率领的三角涌志愿军的袭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4人逃脱(电影《1895 B》情节当日早上7时许,方城的张军少佐率领的894名日军,欲沿土坑谷前往大溪镇(今桃源县大溪镇)时,在分水仑附近遭到伏击。经过血腥的两天两夜,四个日本兵伪装成乞丐逃跑求救。7月16日,支队少将山本新生带队增援。日军在此战役中伤亡数百人,而起义军仅伤亡数十人,史称分水仑之战。因为这些叛乱,日军在7月下旬开始在桃园、中里甚至大汉溪流域烧村杀客。
1920年,台湾行政区划大改,建立台北州海山县三峡村。后来由于居民增多,逐渐繁荣起来,升级为三峡街。
1946,战后建立台北县三峡镇。
2010 12.25,改制为新北市三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