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的民俗文化
“竹马”舞是流传于乐都区碾伯北门村的传统民间舞蹈。据村里的老人说,100多年前,山西商人来乐都区做生意,传到年伯北门村社火队。“竹马”灯多为珍禽异兽、骑士古装,多为《封神演义》中用神话故事排练的舞蹈。白天晚上两场演出,内容一样,每天换一个故事。为了吉祥平安,全村平安,每年的第一场演出是《姜子牙金台访将军》。《竹马》由十六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扮演。动物十二种,包括“豹、麒麟、孔雀、麒麟、四象、鹤、骆驼、虎、牛、狮、梅花鹿、马,其中青牛一只,黄牛一只,狮子两只,梅花鹿两只,红马一匹,白马一匹”。换成两排的时候,一排是麒麟领,鹤排尾,另一排是狮子领,孔雀排尾。将制作好的动物框架系在舞蹈演员的腰上。整个节目没有舞蹈动作,只有脚下的脚后跟抬起,迈着鼓的小碎步向前走。“竹马”的表演通常在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六,在广场和街道上进行。这个节目特别适合晚上看,因为每只动物的胸部和腹部都有两根蜡烛,类似星星。场面壮观,令人难忘。表演“竹马”舞的目的是为了庆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以达到平安吉祥。
社火
据文字记载,社会既是土地神;火是火的祖先,也就是传说中的火神。火是人们做饭取暖的源泉。古代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将其视为圣物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会”和“火”的习俗。今天的社火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乐都寺的民间社火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外地优美的民间社火节目或优美的歌词、舞蹈动作,提高了社火的质量。乐都汉族人历代大多从内地迁徙而来,把内地的传统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吸引了兄弟传统,尤其是藏族舞剧,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从正月初八开始,社火爆发。乐都高庙社火的名称很多,有耍龙、舞狮、花鼓、太平鼓、八光棍、拉花妹、秧歌,其中高跷、亭台很有特色。庙里的高跷比其他地方的高。它们是由两根直松木椽制成的。它们紧密、坚韧、轻盈,通常高7-8英尺,最高的有65,438+0.2英尺。亭,又叫“高泰”或“铁娘子”,是整个社火的最后一个节目。亭子由一根长5米、直径3厘米的铁棒弯曲成型,合理安排演员位置,达到重力平衡。经过几代艺术家精心设计和传承的高庙亭,造型多变,构图精美,艺术风格独特,成为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受到各族观众的赞誉和好评。杜悦高庙社火的乐器在传统二胡、板胡、三弦、竹笛的基础上,增加了手风琴、小提琴、大新娘、电子琴等西洋乐器。早在五六十年代,高庙人就已经用手风琴和小提琴表演社火了。
花卉俱乐部
乐都区的“花会”历史悠久,从清代的瞿昙庙会开始,到清末民初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新中国成立后,“花会”迎来了鼎盛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瞿昙寺等地的“花会”以参与人数多、庙会规模大而闻名西北。一批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花节”举办地瞿昙镇,1998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之乡”,1995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花卉)之乡”。瞿昙寺的“花会”起源于庙会,群众自发参与,具有浓厚的庙会色彩。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现在已经成为乐都区最大的物质文化交流会之一。“花会”唱法可分为舞台唱法和群众自发唱法两大类。演唱形式包括独唱、二重唱和合唱。“花会”以年伯令(又称支令)为主,还有红牡丹令、河州令、下四川令、水红花令、嘎玛令等数十种。他们的曲调或高亢激昂,或悠扬悠扬,或悲凉悲凉。是爱的最美表达,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风格。
火把节
乐都火把节历史悠久,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火把节组织者之一马福海介绍,马家营村的火把节从明朝洪武时期就开始了。据说当时这里有瘟疫,点火手柄可以消除瘟疫,赶走死神,祈求好运和平安。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发生战争或土匪袭击等突发事件时,守卫者点燃号角,村民们闻讯后到大山深处避难。久而久之,篝火预警就成了一种习俗,流传下来,到今天已经成为全村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火把节已经成为人们业余时间的一项综合性娱乐活动。每当火把节举行的时候,白天就会燃起村庄的篝火,表演秧歌。入夜后,家家户户点灯笼,正式点火把,放烟花,跳锅庄。当夜幕降临时,几十个火把在预先选定的山丘上一起点燃。人们成群结队轮流举着火把到山下指定的地方。火炬蜿蜒而下,像游动的火龙,十分壮观。附近数千人前来观看,欢呼声、喊叫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光影戏
在青海邓英演唱中,习惯上使用三种伴奏乐器:胡俟、三弦和帝子。一般来说,唱腔中的门长并不是太严格。一旦演到门,如果演员不继续唱,可以再重复一遍。演员也可以自由演唱。他可以在门的尽头张开嘴,在一句话的结尾唱歌,甚至在一个乐句的中间唱歌。青海灯影是流行于我省东部农区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活动广泛,深受群众喜爱。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青海邓英戏曲音乐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曲牌。灯影剧团的组织比较简单,一般由五个人组成,包括一个演员(俗称的风格)和四个乐队(俗称的后台)。它的乐器包括弦乐器、打击乐器和管乐。弦乐器包括一个三弦四蹄的小鼓;打击乐器有小战鼓、大快鼓、大钩锣、小锣、铲子、合页、梆子、编钟等。管乐包括曲笛、唢呐和二子(长杆喇叭)。以上三类乐器由四个乐手管理,每个乐手至少有三四件。并排坐在演员前面,叫手打,有小鼓、表演股、小锣、三弦;坐在演员后面的,中手(也叫开场)、斯胡俟、唢呐、二仔;和中指、钩锣、铁锹和;另一个敲拍子、铰链、灯,还兼做演员助手。凡是进城、中学或下手的都叫“满手”或“满转”青海的灯影属于板腔。其板块唱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紧板、慢板、松板。这三类唱腔中,紧板唱腔是基本唱腔,另外两类是辅助。有阴阳两个唱腔,在整个唱腔中起主导作用。首先,他们的演唱速度非常快,节奏鲜明,这与梆子每一拍的声音一起,构成了青海邓英演唱的主要特点。
九曲黄河灯
邓城种植了16根高杆,每根高杆上挂一盏高灯,在五个方位的不同方位悬挂一幅不同颜色的图画。元宵节每三年举行两次,俗称“三年两头”。点灯持续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每晚七点点灯,大约11点结束。整个黄河灯城就像一个灯的海洋,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风景优美。届时,七里店地区农户家中的高灯、门灯、城灯将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光芒万丈。元宵节期间,十里八乡的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在庙前为游客祈福。有的进入灯阵祈福,有的欣赏各种民间艺术,有的观看科普展览,有的购买各种生活用品,一派节日气氛。平均日(夜)人流量达到1万人次以上。乐都区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是青海省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奇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群众自己创办的灯会,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体现了青海乐都“文化区”的文化底蕴。举办元宵节是为了活跃当地春节文化活动,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经济交流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南山射箭
乐都南山地区的民族射箭活动历史悠久。射箭是一项重要的民间文体活动,乐都南山的夏颖、中坝、瞿昙等乡镇每年都有射箭活动。射箭不仅是藏族同胞的文体活动,汉族和回族也参与这项活动,不仅在村落、社区之间,还与邻近的乡镇、区、地区一起举办民族射箭活动。乐都南山区的射箭运动有其独特的特点。第一,它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只要参加射箭活动,不分村民、民族、年龄,都会自发组织起来。第二,它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并不是强迫“弓箭手”参加射箭活动,而是完全独立的。“弓箭手”是否参加射箭活动,是尊重自己的意愿,自觉行动。第三,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射箭本身就是藏族人民的一项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射箭运动自始至终融入了藏族人民浓厚的风俗习惯。后来,汉、回等民族都参加了射箭活动,向他们的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己有意识地参加有益的活动。第四,娱乐,文化娱乐陶冶人的情操。当弓箭手射中目标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弓箭手和被弓箭手都有“冲刺”和“被冲刺”两种心态,处于紧张、欢快、烦躁的情绪中,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长二短三拍的吼声,完全沉浸在文化娱乐的欢乐中。
北山跑马
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乐都北部有赛马习俗的地区人山人海,附近城镇的人们聚集在山顶的空地上,看一年一度的北山赛马大会盛况。相传北山赛马社源于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途经乐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为了感谢当地人民,在她的倡议下,举行了赛马比赛。此后,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并在清代达到顶峰。每年农历六月中旬,当地民众都会以平顶为据点,各族民众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女人们会穿得很漂亮,男孩们会充满活力。起初,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开始祭祀山神,并拿出事先用炒面揉成的蛇、虎等吉祥动物形象,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山神的活动结束后,赛马开始了。骑手们骑着各自的大马,骄傲地站在起跑线上。随着裁判官的一声令下,骑手们吹响哨子,旋风般向终点线冲刺。获胜的马穿着红色的衣服,骑手们被每个举着月亮的人包围着领奖。赛马结束后,各地商贩开始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