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在
三元里是广州北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41年5月,占领广州四方堡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财物,强奸妇女。当地人奋起反抗,打死了几名英军。
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乡的人包围了四方堡,把敌人引诱到三元里的牛栏岗。当时下着倾盆大雨,英国人的枪哑了。手持刀、矛和锄头的人猛攻局势,人数越聚越多。在英国援军到来后,被围困的英军才被解救出来。?
1841 5月31日,三元里人再次包围四方堡,英军闻风丧胆,迫使广州知府强行解散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曾发布通告,恐吓中国人民“绝不再犯”。
中国人民立即发出《沈驿通告》,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要官兵,不要国家经费(t m 4 ng),尽杀你们的猪狗,方能消除我村的恶毒危害”!
三元里反英斗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对外来侵略的大规模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抗外敌的爱国精神。
扩展数据:
三元里抗英英雄介绍:
1,何玉成
何玉成,男,鸦片战争时期及战后78年,爱国士绅凭借其社会地位和优越条件,在组织领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四月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战后社会反侵略武装的组织,何玉成和王绍光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和关键人物。
2.王绍光
王绍光,又名天府,名春梦,生卒年月不详。原籍广东嘉应(今梅州)。著名的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的骨干之一。
1842年期间,英国人活跃在广东沿海地区,王绍光奉命联系新安(今宝安)的士绅组织应永。有一段时间,他潜入海外办事处监视敌人。
同年冬,王绍光有许多东北壮勇六社,离升平总公司办公室太远,部署不便。允许以白云山以东为界建立东平公社。由高、和总理主持,办事处设在大兰潭沙里院。
随后,他在唐嫣创办了东平社会学校,普及教育。后来,王绍光被任命为安徽凤台的同知和庐州(今山西省长治市)的知县。回广东做官后,70岁在家乡去世。
百度百科-三元里的抗英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