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湘儿女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在音乐和文学方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1,桑植民歌
桑植民歌是湖南省桑植县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桑植民歌源于原始农耕时期先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它们是湖南省桑植县人民创造、传唱和积累的民间音乐和文化品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桑植民歌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曲调丰富,形式多样。
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桑植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ⅱ-10。
2.荆州苗族人唱歌。
靖州苗族歌谣是流行于湖南省西南部湘黔边境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李峤苗族人民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模仿大自然的和谐和生产劳动中发现的旋律,经过长期的选择和提炼,创造了独特的苗族歌曲,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荆州苗歌时而悠扬,时而雄壮,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2006年5月20日,荆州苗族歌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编号为II-23。
3.丽水船夫之歌
澧水船夫号子是湖南澧县的一种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从《澧州志》的记载和历代老船夫的回忆来看,澧水船夫号子早在明代就已初步产生和发展,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丽水船工号子的主题是反映船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场景。没有固定的歌本和歌词,也不需要专门去学。它是由祖先口述代代相传的。这些歌大多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而即兴创作、脱口而出的。
2006年5月20日,丽水船夫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II-33。
4、土家族打阀门
大六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调多样,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特有的艺术形式。由锣、头钹、二钹和组成的乐队,能综合各种乐器的技艺,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一般是三四个人合奏,所以有“三人阀”和“四人阀”。“五人刘孜”是由汉族管乐器唢呐引入而形成的,吹打结合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
2019、1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鹤峰县文化馆(鹤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土家族大溜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5.湘西苗族民歌
湘西苗族民歌是苗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民歌流传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市、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芦溪县(流传地区还包括贵州省的麻阳、城步、松桃县)。
湘西苗族民歌历史悠久,演唱语言是湘西苗语。湘西苗歌调式多,音乐结构完整,旋律独特,节奏自由复杂,演唱形式多样,民族色彩浓厚。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马山锣鼓
马山锣鼓是流传于湖南宁乡的一种民间打击乐,类似于宗教音乐和民歌。因发源于宁乡县马山而得名。最初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为云游僧所教,寺庙斋戒时作为仪式音乐。
清代光绪、宣彤时期,马山锣鼓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形成了曲牌丰富的音乐体系,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乐名、乐器造型和曲目内涵,流传于湖南多个县。
7.新华民歌
湖南省娄底市的传统音乐新化山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新化民歌是汉、瑶、苗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们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宋,传承于明清。新化民歌有长有短的句式,俗方言里有很多衬字,富有说唱气息。可分为高腔和平腔(低腔)。
2008年6月7日,湖南省娄底市申报的新化民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II-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