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坟五典”是什么意思?
发音s ā n fé n w ǔ di m: n
《释文》据说是中国最早的古籍。
来源《左·赵专公十二年》:“吾能读三坟五经八索九丘。”
有多少人知道传承中华文明要从源头抓起?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人类发明和使用文字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10000年前,这关系到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样的符号属于文字的标准,当然也关系到考古发掘的进度,也关系到古文字这种信息载体的持久性。其实人类文明是一个存在的过程,记录这个过程的信息及其载体也是五花八门。
总的来说,人类文明的信息记录包括主观记录和客观记录。所谓主观记录,就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自己的生存信息,用实物保存自己的生存信息。所谓客观记录,就是人类无意中留下的生存信息,如废弃的石器、火的痕迹、吃剩的动物骨头,以及人类的存在对自然环境及其生物的物种结构所造成的可感知的变化。
对于中国来说,夏初时期(距今4200年至10000年)有相当数量的类似文字的书写符号或图画、图案、符号。然而今天,我们通常只能在陶器、骨头、玉器、青铜器、岩石等耐用载体上看到这些文明信息的符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远古祖先从未在其他载体上留下文明信息符号,因为许多非持久性载体可能已经消失。比如古代神话传说,就是人类早期记录的一种载体。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伏羲时代创造了复杂的符号系统(八卦符号),黄帝时代创造了完整的文字系统(仓颉造字)。
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中国在夏以前有四部非常著名的著作,它们分别被称为三坟、五经、八纲和九山。《左传》。《召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赞左氏倚项:“好史,子善之,能读三坟五经八索九丘。”也就是说,公元前530年,楚国的《左氏异相》以会读古代名著而闻名,可惜《左传》没有交代这些古代名著的内容和形式。
据说孔子写的《尚书·序》中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名曰‘三坟’,亦为言之道。、颛顼、、唐(尧)、虞(舜)的书合称为“五经”。至于夏商周的书,虽然不伦不类,典雅高贵,但属于巴掌大,是历代的瑰宝,被视为大训。八卦称为八种,其意也求。九州之志,谓之九丘。秋,集齐,谓全九州,地,气皆宜,皆集于此书。”
问题是,为什么三皇时代的书叫“坟”,五帝时代的书叫“典”,伏羲时代的书叫“索”,禹时代的书叫“丘”?《尚书·序》的回答是“坟”有大义,“典”有恒义,“求”有求义,“丘”有聚义。很明显,这是从上面的话的意思来解释的,并没有涉及到这些古籍中使用的载体是什么材料。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作者不加思考地接受了《历史的序言》中的说法,或者根本没有考察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更不用说是否有其他解释了。但随着符号学的深入思考(参考作者著《符号之谜》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特别是对1997以来的《山海经》的考证,以及对禹时代可能用于绘制《山海经》的信息载体的思考(目的是重新绘制《山海经》今天的艺术地理复原图),这部作品已经完成,其中包括42平方米的《地榆何山》
众所周知,“坟”的正字由土、本组成,异体字由土、文组成。按照《辞海》的说法,它有多种含义:墓、最高土、水浒、大小、模样、松土和模样,一种书。所以《尚书·序》把“三坟”中的“坟”字解释为大,颇为勉强。在我看来,“三坟”中的“坟”字,实际上是指当时的书载体和文字载体都是用土做的,可能是类似两河流域的泥版,也可能是陶版(包括陶器皿)。广义上,土也包括石头,所以《三墓之书》也可能以石板为载体。事实上,人类在泥和石头上绘画和书写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例如,直接在泥上绘画(中国文字的发明灵感来自鸟类和动物的足迹),在洞穴和岩石上绘画,在鹅卵石上书写(这种有文字的石头被称为会说话的石头),而古希腊人提到的象形文字的原意是指埃及人刻在石头上的神圣文字,是摩西在西奈山从上帝那里获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汉字墓也可以解释为一个带有文字的泥板。
“典”字的含义包括:套路、法典、法规、主事、当头(卒)、姓氏(太昊嫁少典)、古籍(原指五帝之书,今只有尧典和顺典知道其内容)。那么,这种叫“典”的书是什么样的呢?这将追溯到典型字符的象形文字。在汉字中,点、公、公、居、兵、气、六等字,以及吉、黄、易、易等原正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符号,就是在一个水平面下加两个支撑点。这个符号的象形意义是一个展示架或一个有腿的桌子,用来展示物品;当然,这不是普通的桌子,而是展示重要物品的器具,通常用于重大仪式或宗教巫术仪式。
所以“典”的本义是指陈列或放置在书桌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起着公告牌、公约板、甲骨文碑、法律文书、行为准则通知的作用。它可能是由契约演变而来的,即紧凑易收的契约,规模宏大,开放庄重,其材质可以是木材、竹子、石板、皮革或丝绸(附在坚硬的材料上)。这份文件的发明者应该是少甸部落。经的进一步演变就是书,也就是后来的竹简或者木简。是佳能不断小型化、便携化、折叠化、卷曲化形成的。
“绳”这个词的含义包括:绳、绳、法、独立、疲惫、寻找、牵引、欲望、需要、哭泣。但绳作为一种文献或信息载体,应该是指打结编年史的符号系统,也可能包括以丝绸或其他梭织物为载体的文献(在丝绸上书写绘画或能传达信息的编织图案符号)。事实上,中国人首先发明了养蚕和丝绸,所以用丝绸作为信息载体也是可能的;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中国是第一个发明风筝的国家,因为中国制造了又细又长又轻又结实的绳子,以及又轻又薄又结实的丝绸和纸。从这个角度来看,八卦的原名是巴索,这是合乎逻辑的。所谓巴索,是一种帛书,起源于结绳记事和结绳占卜(卦本义指计时,结绳符的作用之一也是计时);这就是《尚书·序》的由来,“古人以天下之王自居,开始画八卦,作书法契约,以代替结绳之政,故文学书而生”。
“丘”字的含义包括:丘、山、土最高的那一个(或四面高,中间低)、市、大丘、墓、空、大、集、区(四城为丘)。从字形上来说,丘陵是指坡度平缓的地貌。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兵”字里用小山字?其实“兵”字其实是金和陈列台的组合,即在台上陈列兵器“金”(金是一种斜面形状的斧子)。相传最早是蚩尤发明的,所谓“蚩尤当兵”,就是蚩尤部落最早把兵器当作神器来崇拜。
那么,《九丘》这本书为什么要选择“丘”这个词来描述或指代呢?应该说,《尚书·序》中“聚”的含义是合理的,但也不完全。这是因为山丘也意味着山川、地域、巨大的面积、空旷的废墟和大坟墓(通常有丰富的陪葬品)。有意思的是,上面的意思很像一个模拟的物理地图,就是在不同的模拟区域有象征地理方位的产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国坛的五彩土壤上,陈列着相应方位的产品。从更深的层面来看,《九丘》中“丘”字的使用,也意味着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力覆盖了世界所有地区。
有鉴于此,《尚书·序》所谓“九州之志”,谓之“九丘”;山者,集也,据说九州之所有,生之地,宜之气,皆集于此书。其实就是山海经典。另一个版本的五藏山经,或者另一个版本的五藏山经。根据作者20多年对《山海经》的研究,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武帝时为五藏,成书于夏时为四书外经,成书于商时为《大漠四书》,成书于周时为《海五经》。春秋末期,编者和重写者于公元前516年跟随带着周的经典。而且《五藏山经》有地理调查和国土资源调查的基础,基本可以找到它的地理方位。它的地形地貌基本符合4200年前中国的地貌,是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第一笔历史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文化遗产。
所以《九丘》是一本实体地图地理书,平铺在一片圣地上(不需要桌子和支架),有点像今天的模型沙盘,也可能是一幅巨幅画,画着九州五区的山川、河流、地貌、物产,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观。也许我还能感受到神圣独角兽和谐的心跳。1999年9月9日,作者与夫人孙耗时多年,终于创作出一幅42平方米的巨幅画作《皇帝山川图》,记录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447座山,以及258条河流、348种地貌、673种矿产。为此,作者曾愉快地写过一首诗说:“洪水退去,玉皇大帝定九州,海内外皆探,千古丰收。”如果大禹有精神,他一定会惊喜的回来!
综上所述,可见三坟五经八索九丘确实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从源头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左传》召公十二年,楚王赞左世义曰:
是良史。擅长的话,可以读三坟五经八绳九丘。
什么是三坟五典?后世一直争论不休。东汉贾逵说,三坟是三王之书。马蓉说:三个坟墓就是三个气;阴阳开始孕育天地和人类。张衡说:三坟三礼。礼是“大防”,坟也是“大防”。大防卫是今天所说的根本原则和主要边界。马融的学生郑玄在《礼记》中说,野史持三皇五帝之书,认为三坟五典是三皇五帝之书。但是谁是黄三呢?众说纷纭。郑玄说伏羲、女娲、神农,有的说伏羲、燧人氏、神农,有的说伏羲、祝融、神农,还有的说皇帝、黄帝、黄仁。但谁是黄仁的帝皇,也说不清楚。
也有说三坟指的是,即傅、神农、黄帝的作品;典指五帝:少昊、颛顼、、尧、舜。记载五帝事迹的书叫《五典》。《三坟五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书,早已失传。坟的本义是指高高的土堆,不是说死人的坟就是坟墓。一个人死了,葬在一个地方,要做一个标记,防止他再来扫墓,于是在地上建一个土堆,叫做坟,但这不是坟的本义。
参考资料:
/dispbbs.asp?board id = 10 & amp;id=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