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丽景门的历史

郦景门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最优秀的城门。它始建于隋朝。据《唐代两京犬牙考》记载,杜东皇城西有两个城门,分别是南面的丽景门和北面的宣惠门。它是古城洛阳的西门。自从代表夏商周三代王权的九鼎被置于洛阳之后,这座被称为“天上人间”(中国因此得名)的古代洛阳就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英雄豪杰竞相表演。隋唐时期有御省(内务府、门下省、宫中省等。)、各国政府(左右侍卫领政府、左右锦衣卫等。)、近卫(左右近卫、左右威武近卫等。)、厅堂(东、西院等。),以及局(方厅等。)丽景门的右边是大社,是官员和全体人民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从隋唐到宋代,各代官署名称不同,但省、州、台、卫名称大体相同。1945年,侵华日军在丽景门缴枪投降,洛阳解放时,其他城门全部攻破。只有李靖门久攻不下,国民党被围后自动投降。丽景门塔屡遭破坏和修复。所以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问古今兴亡,请只看洛阳城。”据《河洛民俗》记载,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众民祭祀神灵的地方,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由此可见,丽景门的兴盛和经久不衰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今天的丽景门是2002年洛阳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在原址新建的,占地18000多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2004年竣工。整个工程由城楼、瓮城、箭楼、城墙、蠡泾桥(古代的吊桥)、护城河等组成。其城墙厚重,月城广阔,门叠屋叠,云卷云舒,是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佼佼者。其规模居河南古建筑之首,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鲜明的标志。是中原第一建筑,古都第一门。新建的丽景门被评为洛阳新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