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的民俗文化特征
东北秧歌中的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秧歌风格,并逐渐形成了秧歌音乐,曲调由锣、鼓、钹、唢呐等奏出。接下来给大家带来东北秧歌的民俗文化特色。希望你喜欢!
一、东北秧歌的历史渊源
康熙二十八年(1689),杨彬走访山海关外宁古塔地区民俗,编选《宁古塔》诗,突出了山海关外满族秧歌的存在和演唱场面。他的诗:“半夜里,村姑写再续前缘,喧闹的社子唱秧歌,汉家戏装少,地界少,几群孩子围着他。”
《上元之歌》中说:“上元之夜,好事者打秧歌,秧歌队员带着男孩子打三四个女人,参了三四次军,各持两根圆木,突然击对面舞,而打伞灯、卖膏药的一个带路,伴着锣鼓,一直跳到歌尾,直到舞完。”
杨彬在《柳氏略》中也说:“满洲有大宴时,主人家男女会交替起舞,一袖在额,一袖在背,盘旋而摆,说是‘芒市’中一人唱,人人‘空’,谓之空。”
二,东北秧歌的文化背景
(一)东北秧歌的民俗风情
东北的秧歌现在是逢年过节必备的民间娱乐。每年正月十五前后,是东北秧歌大显身手的时候。就其舞蹈而言,重点在于“捻”字,故俗称“秧歌”。
秧歌不分男女老幼,身着盛装,挥舞着五颜六色的扇子,几十人或上百人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列队起舞。在表演过程中,音乐家经常即兴发挥,使音乐的变化丰富多彩。演奏方式上有很多超人的绝技,有的唢呐艺人一个人可以演奏五支唢呐,让会场气氛异常热烈。"
(二)萨满文化在东北秧歌中的体现。
1.从早期秧歌的典型人物看满族秧歌的文化特征。
典型人物叫“克里图”,又称“洋和尚”。他黑着脸,头上扎着辫子,穿着一件毛皮大衣,头发朝外,穿着裤子,一串铃铛斜挂在一边,手里拿着一根鞭子。这样就抛出了各种声音来帮助指挥队形变化。从其角色功能、妆容、道具等方面来看,这是一件非常典型的萨满文物。黑脸和萨满祭祀的正面黑脸是一样的,男扮女装。在他们的头顶绑一个发髻的概念和萨满的辫子是一样的。其反穿皮衣毛向外与萨满神帽、神衣、神裙腰带装饰暗示着同样的神鹰概念。弦铃和鞭子都是萨满祭祀跳跃的器具。
综上所述,这个角色是北方满族等萨满文化的载体,是研究满族秧歌的“活化石”。
2.从秧歌《走在大场上》(走在花田上)可以看出满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
满族秧歌人数众多,由300人组成,是满族军事组织的文化史。在此基础上,秧歌队以多种军阵法在满族秧歌中演化出数十种“阵式”,如“六合阵”、“八卦阵”、“十字阵”、“葫芦阵”、“蛇皮阵”、“八角阵”、“盘场阵”、“十字绕阵”等,为满族秧歌。
三、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东北秧歌的表演和扭腰特点可以概括为:娇、逗、浪、好、帅。东北秧歌的主题风格是“稳浪、为民浪、美善”,主要表现为女性和男性的特点。
(一)女性风格的特点
1.“根元素”的动态提取(基本动态规律和基本步调)
以“根元素”为核心的动作训练层次和变化性,探索各种可能的延伸角度来丰富训练组合,试图拓宽动作的舞蹈性,强调并注重动作的过程展示,给予提示,注重“点”之间的“线”,加强到位的“韵”。
2.注意心理征兆的提示,强调“情绪驱动”
现在东北秧歌是在本地秧歌和高跷秧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目前课堂上的东北秧歌都是徒步完成的,具体体现在“精力好”的舞步,“扭转”带动上肢随中心移动,“花”牵动手腕,“脚急出,稳扎稳打,慢慢向中心移动”的舞步要点。
3.立足“根元素”,开拓创新,拓展民间舞的表演流动空间。
比如在巾花的训练中,为了强化和烘托东北秧歌火热的艺术气质,在基本动态和心态“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巾花技能训练的内容,从而扩大了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以物传情的手段。表现力增强。
(二)男性风格的特点
以“扭”、“稳”、“浪”为主体,强调调侃趣味和洒脱豪放的阳刚个性。
1,动态体现
(1)舞蹈秧歌。“捻”的意思是“捻腰”,也就是在腰上“捻眼”。
(2)扭转稳定。指的是流动中的“稳定”,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不是绝对的静止,而应该是这个动作的延续,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3)稳定波。指身体动态与情绪高度融合而达到的一种“浪”的境界,有狂放不羁之意。
2.情态体现
戏弄是指动态的情感部分,但必须与动作完美融合。调侃可以传达感情,表达思想,可以形成自己的“不要”的趣味,还有“丑傻”的意思,也就是东北人特有的趣味。
3.自由奔放的男性性格
主要指东北秧歌中一些大气、夸张、顽固的动态。如:朝阳步的摆头步、突进步、慢板,以及与之配合的舞姿动态变化。只有准确把握这一点,才能无怨无悔地展现关东伟人的风采。
(三)东北秧歌中“形”与“神”的和谐结合
著名京剧教育家沈对此有精辟的概括。他说,“开三,劲六,心八,隐十”。当形、能、意融为一体,就进入了更深的艺术境界,即“无形”,这是真正的“形神合一”,“无迹可寻”。这才是舞蹈训练和艺术表现的真正目的。
东北秧歌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从理论上分析东北秧歌在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使东北秧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理论解释,还可以使东北秧歌的文化风格和民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以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