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文学成就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称为诗的时代,宋代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代,盛于五代,盛于宋代。到了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当时不仅朝廷有讲学堂,许多城市还有艺妓馆,甚至一些官僚士绅家里也有艺妓舞女。这种社会风尚为宋词的总体发展提供了条件。宋词数量众多,与唐圭璋编纂的宋词接近,包括著名诗人1330余人,作品19900余部。

在宋词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引导作用也非常明显。如果说唐代诗人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皇室及其统治者的工具和玩物,那么宋代诗人已经从被人欣赏跃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朝每个皇帝都爱词,宋朝每个大臣都是诗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李清照,一个封建社会从未出现过的女人,也成了代名词,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中,有一句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蔬菜汤。”由此可见诗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可和推崇,才使得宋词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力。

原因如下:

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繁荣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3)宋代社会矛盾尖锐,文人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感情。

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征密切相关。词源于民间,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由于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公务员享有非常优厚的待遇。宋太祖在“用一杯酒来缓解士兵们的压力”时,公开鼓励大臣们“购买更多的歌手和舞蹈演员”。世上有好的东西,世上就会有坏的东西,所以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争享乐的氛围。因为宋代(尤其是北宋)社会相对稳定,政治相对稳定。词这种带有浓厚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终于在宋代找到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

先说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歌词,句子有长有短,与音乐结合紧密,可以传唱。由于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的增多,能歌善舞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合市场上的娱乐生活。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句子不规则的文字更便于表达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歌成为文学的主流。按照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的风格和成就。柳永是北宋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城市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悲欢离合的情怀,尤其是旅途的孤独和思乡。他的词大多口语化、通俗化、生动化。“凡有井水之处,皆可唱柳词”(叶梦得:《夏日物语》),所以广为流传。他的词作品还融入了大量的叙事元素,不仅拓展了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打开了大门。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题材广泛,极大地拓展了词的内容,为豪迈奔放的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李清照是宋初一位杰出的婉约女词人。她提出了“词不相同”的思想,善于用简单的文字和表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辛弃疾和南宋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以豪放为主,深刻表达了他们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有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人,他们的生平分别在“史纵”栏目和插图中作了介绍。必须指出的是,宋代豪放作家主要写豪放的作品,但也写了一些非常感人的婉约之词,而不仅仅是豪放。

第三章苏轼

第一节生活和性格

首先,经历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

戊戌变法前,在京城小有名气,步入仕途,初有政见。

变法期间,离开中央任职四州,乌台诗案,贬谪黄州。

当元佑实现现代化后,他回到中央政府并担任重要职务。旧党分裂,甚至放出洋帖。

哲宗主政,新党复兴,流亡岭南、海南。惠宗被赦免并返回北方。

二、洪波通达的破仙性格

苏轼一生博览群书,出入儒道,吸收佛禅,兼收并蓄,兼收并蓄,集三家之同而为一,各有所用,所以他的思想性格是宽广开放,灵活自由的。宋代儒释道三教并存,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政治态度和任期采用儒家,人生修养和贬谪采用佛教。它不仅“勤奋好学,雄心勃勃”,而且在受挫时也能随机应变,随遇而安,追求自我完善。

总之,他有极其实际的一面,也有非常超脱的一面;有很严肃的一面,也有很随和的一面,在矛盾的统一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人格魅力

第二节“天生一个”单身汉的话。

“东坡先生不嗜音律,偶有写歌,点出一路向上,新耳目于世,使作者始知。”(王拙《碧姬满志》)刘辰翁《辛家轩序》:“言达东坡,光明磊落,如诗如散文,如天地之奇,比群女声语更拙。”

苏轼对词的最大贡献是“以诗为词”。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主题、意象、意境、创作方法尽可能地融入词中,使词‘诗化’,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词体。"

具体来说,就是开拓词的境界,提高词的质量。拓展了词语的表达功能,丰富了词语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语的时空场景。突破节奏,弱化词的音乐性,使词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体诗。用典故来改变词语的语言特点。苏词风格多样,尤其是其独创,为词史带来了全新的审美境界。

精读作品:《江城子》《鼎风泊》《水龙吟》。

第三节苏轼的诗歌

苏轼创作的诗歌最多,约2700首。叶燮《原诗》说:“苏轼的诗,古今皆前无古人。世间万物,嬉笑怒骂,都是受了笔的启发,随心所欲地冒出来的。”他的诗歌继承了唐宋的优良传统,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体现了非凡的创作才华和艺术表现能力,充分展示了他动荡的人生、纷杂的思想、博爱的精神、豪放的才华、旷达的人格,并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精读作品:《游金山寺》、《六月二十七日看湖楼醉书》、《饮后雨·湖上初晴》、《吴中天赋谭》、《荔枝谭》;

第四节苏轼的散文与赋

苏轼有四千余篇,风格各异,艺术特色丰富多彩,代表了宋创作的高峰。他的议论文雄辩而生动。记叙文自由书写,姿势多样,自由连接断开,通俗易懂。充分展示他的作曲技巧和绝妙的奇思妙想。杂文写得有趣,触春,最能表现他迷人的个性和有趣的生活。

精读作品:承天寺夜游、千赤壁赋。

第五节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是宋代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全面的文学才华和杰出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最喜爱的作家和最亲切的朋友。任何情况下的正直知识分子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 * *的身影。

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身后影响深远。在他的影响下,苏门作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诗、文、词创作达到了各自文学领域的发展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