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的城市历史

布鲁克林是19世纪初布鲁克林天然气公司的所有者本森家族拥有的农场。后来分成小块卖了,盖了房子,形成了现在的小区。

据说这个地区最早的殖民者是荷兰人。起初,东河边建起了六个荷兰村庄,叫做小荷兰。布鲁克林是荷兰一个地名的英文翻译。1686年,英国王室将布鲁克林命名为纽约省的金斯县,与曼哈顿隔东河相望。

65438年至0898年,经居民同意,布鲁克林正式划入纽约市,成为纽约五大区之一。它人口众多,约257万;面积很广,251平方公里,是五大区之最。如果纽约各区都是独立城市,布鲁克林是仅次于洛杉矶和芝加哥的第三大人口城市,也可以算是美国第四大城市。

布鲁克林在19世纪有着树木之城、家园之城、教堂之城等别称,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比起对岸的世界之都曼哈顿,这里有些乡土气息,环境也更适合居住。

因为这里曾经居住着黑人等少数族裔,再加上美国历史上少数族裔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困难、种族歧视等问题,这里曾经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地区,被一些人视为混乱、污秽和罪恶的原居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环境变美了,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本森河的南端面对浩瀚的大西洋。海滩边有一条绵延数英里的长廊,以连接斯塔滕岛的范勒扎诺大桥为衬托,海鸥穿梭,风景如画。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在旁边的草坪上散步、钓鱼、静坐、看书、疗养、骑自行车,或者玩耍、野餐,是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在本森河的东南方向,有一条布赖顿海滩街,这是一个俄罗斯社区。我有时候会去俄式街购物吃饭,热闹感不输唐人街。夏日的海风中,人们慵懒地坐在沙滩椅上,无拘无束地喝着咖啡,肆无忌惮地说着俄语,看着俄文报纸,就像我们喜欢说家乡话,看中文报纸一样。再往南,是科尼岛,这里有著名的大型赌场、海滩和水族馆。

布鲁克林有许多种族社区。除了日落公园的八大道,新中国城羊头湾的U大道也初具规模。这里有几个意大利人、犹太人和黑人区,还有许多俄罗斯人、波兰人、捷克人、爱尔兰人、德国人、阿拉伯人和波多黎各人社区。不用离开布鲁克林就可以“环游世界”。

因为去了布鲁克林植物园和总图书馆,偶尔踏足大君广场附近的黑人街区,所以总觉得熙熙攘攘,宁静祥和。参观有线电视公司的办公室,去东弗拉特布什的黑人区。车子经过高级犹太人居住区,街上走的大多是白皮肤的犹太人。过了Frybash大道,场景马上就变了,仿佛越过了边界,进入了另一个几乎全黑的地方。办公室位于黑人住宅区的腹地,但街道干净,房屋整洁,气氛安静。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我看到一个中年人在家门口洗车,跟我们打招呼。和街边站着的那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破旧凌乱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以专业人士为主的中产黑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