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公园的历史沿革

兰州市白塔以东约1公里处,有元代王宝宝城遗址。

相传明朝初年,大将军徐达、奉命进攻,元军久攻不下。就在元宵节前,徐达命军士做了一个又粗又长的鼓,扮成社火队混进城里。以旗帜为号,王宝宝城终于被攻破了。为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这种鼓被命名为“太平鼓”,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从那以后,王宝宝城和太平鼓变得更加有名。

宝塔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中国。印度的佛塔为单层结构,后与中国的亭、台、拥、榭等建筑形式有机结合,发展创造了多边、多层等各种佛塔。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宝塔。其中有许多白塔,如北海的白塔、白塔寺的白塔...中国的白塔太多了,兰州的白塔确实有很多故事!“白塔山上的白塔是明代刘永诚在原址上修建的”,从白塔与白塔寺历史文化研究会了解到。本次研讨会由兰州市园林局和白塔山公园联合举办,有省地方志、省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参加,但白塔的确切建成日期尚无定论。

会上,专家们逐一推翻了之前的一些说法,提出了更为温和的观点,建议如果重建白塔,在碑上写上“不知何人所建,重修于”等字样,留给后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专家也建议将白塔作为兰州的文化旅游符号进行推广。

白塔山因“白塔”而得名。白塔寺位于山顶。相传是为了纪念元朝时因为以为要去蒙古见成吉思汗而死在兰州的著名藏族喇嘛而修建的。据介绍,元朝始祖成吉思汗在统一大元帝国疆域时,曾给西藏喇嘛教萨迦派写过一封信。法国国王派了一个著名的喇嘛去见成吉思汗。这位喇嘛在途经兰州时不幸去世,元朝下令修建这座塔来纪念他。建于元代的白塔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现存塔为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甘肃内参监刘永诚在旧址上重建。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巡抚补旧加新,扩建寺址,改名为吉恩寺,但百姓仍称之为白塔寺。白塔八面七层,高17米,每面都有佛像。角檐上有一匹青铜马,微风吹来,清脆悦耳,上有绿冠,下有圆基。秦代诗人曾说:“北环气势,塔影最上坡。布散于金殿,天倚黄河。”形容白塔的雄伟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