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的清康熙朝

所谓彩釉瓷,就是在瓷器的釉面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使釉面在不同的温度和火焰性质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彩釉瓷器在中国古代陶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民间日常器皿和陈设中,也严格应用于封建宫廷的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中。

康熙时期(1)是景德镇瓷业恢复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器皿,还有各种各样的彩釉和五彩缤纷的装饰瓷器。以彩釉瓷器为例,此时的工匠已经能够掌握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机理,烧制出五彩斑斓的陶瓷釉料。红、黄、蓝、白、绿、紫、黑等色釉五彩缤纷,发色鲜艳稳定,在数量、品种、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中,康熙朝的彩釉瓷器相当丰富,其中不乏精品。它是郎窑红窑变的一个品种,又称青郎窑。在郎窑红入窑烧制的最后阶段,铜红釉被误氧化,使釉中低价铜变成高价铜,内外釉呈淡绿色。因康熙年间被郎窑焚烧,故得此名。其釉色为浅绿,或微绿而充满五色,有玻璃光泽,有小条纹。因为绿浪比郎洪贵,所以有很多仿制品。但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实物,把低温铜青釉误认为绿朗。

康熙时期的琉璃瓷远不止这些。祭祀蓝、祭祀红、郎窑红、豇豆红、芝麻糊釉、天蓝釉都是非常成功的品种。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总的来说,仿康熙瓷器从清末到民国甚至近代都有很多,所以鉴别的时候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