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和百姓是怎么吃喝玩乐的?
所以,封建社会对娱乐业的征税大概会是一个永恒的谜。但是,娱乐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明朝的支持者在吹嘘的时候,经常会谈到明朝娱乐业的发展。作为一本以人的生活为题材的书,娱乐圈不能不提。
明朝人是怎么自娱自乐的?明代娱乐业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我们不妨从朱元璋的皇室说起。
明朝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玄宗音乐图
朱元璋爱玩一字诗。
陈,扬州笑星。洪武年间,在南京宫任职。朱元璋很喜欢他,经常让他讲“一个笑话”。什么是一句话的笑话?洪武初年,陈从扬州到南京游玩时误入朝廷禁地,被抓去游街。陈连忙跪在地上“哦,公公。请放了小人,我陈感激不尽。我为你早晚烧香祈祷。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太监冷冷一笑“让你走?不难。爷爷,我今天在生闷气。如果你小子能说一句话让我们家笑,我就放你走!”
“放屁!”“啊?你竟敢骂我!”太监听了勃然大怒。
“不不不,我像个屁。是公公让我去,是公公让我去!”公公听了抬头笑了。
这是一个文字笑话。想要说好,没有足够的智力是做不到的。一天,朱元璋要他说“一句笑话”,这让陈很担心。经过一夜的苦苦思索,陈终于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立即连夜派人出宫,收集负鼓和瞎子。告诉他们,皇上要听他们讲故事,所有盲瓮都满心欢喜地感激。每个人都整夜练习和排练,等待第二天的“辉煌时刻”。
第二天,十几个人领着十几个盲人骨灰盒来到了金水桥。这时,朱元璋站在不远处看着。当陈走到桥头时,他突然大喊一声“再见”。瞎瓮以为皇帝来了,慌了。有些人一紧张就往后倒,滑倒,掉进水里。其他人不知道为什么,头脑一片混乱,行动更加混乱,纷纷掉进了水里。朱元璋站在不远处,看到这滑稽的一幕,忍不住笑了。
朱元璋作为苦孩子出身的皇帝,天生厌恶娱乐。在他的内心,甚至在他的内心,有一种对食物和疾病的恐惧。在这种恐惧下,娱乐对他来说太奢侈了。所以他经常对娱乐圈和娱乐从业者采取敌视的态度。一方面,这是由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另一方面,是他的心。当时,元帝国的各级官员甚至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还在搞各种娱乐活动。
然而,自朱元璋和朱迪父子以来,明帝国的统治者从未经历过磨难,也没有来自朱元璋父子的“天然反抗”。第二,娱乐本身对人的吸引力太大。谁不想幸福呢?所以自宣德以来,历代皇帝对娱乐圈的控制越来越宽松。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万历年间。随着白银帝国的逐渐形成,对外贸易顺差越来越大。随着娱乐业的空前发展,女性的休闲生活也逐渐发展起来。由此,打破了传统的对明代女性地位空前低下的评论观念。
明朝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清代射柳
朱元璋父子的“射柳”游戏及其引发的政治血案
虽然娱乐对朱元璋来说是奢侈品,但毕竟人是需要放松的。所以朱元璋更支持一些既能锻炼体能又能快乐的游戏。比如“端午射柳”。有人说“射柳”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可见《射柳》是一种军事游戏,与“百步走”有很大关系。
这里的百步穿杨,其实指的是姓杨的杨。当时,当皇帝开放集渠和韩沟时,他在河的两边种植柳树,并把它们命名为“杨”。所以,柳,柳,就是柳。
这种军事游戏在宋金辽时期的中国北方非常流行,元朝建立后流传到全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于农历三月(1391年五月九日)辛卯端午,带领诸侯儿女射柳。
读者们,不要小看这个记录。虽然《明太祖实录》中只有“射柳者得彩帛”几个字,但这是娱乐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就连朱元璋这样的人也需要娱乐。况且别人也可以。于是乎,明朝的皇帝们从此以后,应酬越来越多。
1465438+2003年5月4日端午节,永乐皇帝的娱乐形式多了很多。除了射柳,还有蹴鞠等等。据明朝成祖(永乐十一年五月)记载,永乐皇帝过得很好。射柳者,既有彩帛,又有纸钱,令众男子作诗庆贺。
在这场娱乐表演中,当时皇帝的孙子未来的明宣宗大放异彩。因为拍好了杨柳,永乐又乐见各国来朝,制作了一幅《万玉帛会图》,他很快就答“统一山河日月。”可见明宣宗真的不简单。历史确实告诉我们,唐玄宗是个好皇帝。虽然他的娱乐项目比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多,但他并没有耽误国家大事。
玄宗时,发生了一件大事。玄宗废官妓。于是,明代中后期青楼业和男妓的盛行就此诞生。先按下按钮,继续说“射柳”引发的“政治血案”。
文健登上王位后,朱迪反叛了。文健第二年五月,朱迪攻破山东德州后,发现了临沂。这一天恰逢苏安人纪纲和苏牧参军。燕王朱迪把他们叫到马前。手里拿着鞭子,指着纪纲说:“你有什么本事!”纪纲答道:“草满人力,刀马娴熟。在部队里拿敌人的头,就像从包里拿出东西一样。”朱迪冷冷地催马前进。“你说有无穷的力量,可能阻碍我前进?”
纪纲上前一把抓住马尾巴,双臂有力。一瞬间,朱迪坐下来,抓住了马。无论朱迪如何催促,这匹马都动弹不得。朱迪喜出望外,立即接受了纪纲。此后战功卓著。朱迪继承王位后,被任命为皇家卫队司令。
然而,纪纲既残忍又贪婪。在朱迪统治的早期,纪纲主要负责杀害数万名建文帝的老大臣及其亲属。更离谱的是,他阉割了上百个孩子,或者送进皇宫成为他的党羽,或者为自己服务。著名的文学大师解缙被纪纲灌醉,赤身裸体地放在雪地里冻死。
由于纪纲是朱迪的心腹,他不仅是锦衣卫的使节,还是统帅,权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杨武侯因为和他争夺一个女道士,差点被他害死,浙江按察使周信也因为纪纲的罪行,被陷害处死。
最后,纪纲在家私穿龙袍,私养逃亡者,建造足以装备数万军队的武器盔甲,甚至还秘密修建了通往皇宫的地道。推翻朱迪的时机已经成熟。永乐十四年(1416),端午节(5月2日),纪纲想学学赵高,看看大家是不是和自己团结一致。
他告诉他的手下:明天,我故意错过了柳枝,但你折了它们,并喊“主人季芽”。那我们看看有没有人敢提出异议。结果,第二天庞莹喊了一声“纪大人枪毙”后,成千上万双眼睛全瞎了。但是,纪纲忘了,他的对手不是胡海。三个月后,朱迪突然袭击,逮捕了纪纲。纪纲被凌迟处死,罪行公之于众。
朱迪之后的明朝皇帝保留了这一习俗。后来“射柳”和马球比赛同时举行。同时,宫廷游戏也越来越多。与皇室相比,明代官员的娱乐方式也随着皇帝的更替而变化。说到官员的娱乐方式,首先要涉及到官员休假制度,因为休假的主要内容是放松和娱乐。
在明朝,老鹰抓小鸡,跳绳,打高尔夫。《敬亭之韵》和《负鼓的瞎子》;朱元璋爱琵琶。
民间娱乐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民间庙会有各种杂技,飞叉、挂横幅、玩花坛、双石、粗杠、石锁、瓦当、舞狮、制杆、刀闸、马戏、制伞、制线轴、耙杆、蹬楼梯(车、人)、翻筋斗、打药丸等。此外,还有魔术和口技。比如中国第一部魔术专著出版于崇祯十二年(1639),记载了20多种魔术表演。其中“吹碗”是明代中后期非常流行的一项运动,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起初捣丸只在民间流行,后来逐渐入宫。捶丸是从唐代出现的踢踏舞(类似今天的曲棍球)发展而来,宋代基本定型。在宋代,自宋太宗以来,每年三月都要举行打药丸比赛。出拳用的球杆类似于今天的高尔夫球杆,L型,打法也差不多。用弯曲的木耙耙一个硬木做的小球,胜负将由进入洞穴的人数决定。
明朝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成祖喜欢打马球。
围棋和象棋最受民间儒家子弟的欢迎。
大年初一,民间娱乐形式多样,不同于刻板的宫中烧香、放鞭炮、赛马(东直门外顺天府举办)。主要是:逛花市(这是明朝的一大贡献)、杂技、娱乐等等。其中的鞭炮比宫里的丰富多了。鞭炮的名称有霸王鞭、田鼠等几十种。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自娱自乐的游戏,比如小孩子玩的“捉小孩”。这个游戏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现在在一些地方还很流行。作者小时候玩过的一个“接球”游戏是这样的:把一块石头放在手心里,然后扔上去。然后用手背接住,再扔出去,用手掌接住。重复这个动作,直到你跳出来。看谁坚持的时间长。当然这种游戏一般都是女生玩的,男生小时候主要是“扔方苞”。这种游戏在明朝没有出现。明朝的男孩通常会踢毽子。
孩子们的集体游戏,也就是老鹰抓小鸡,跳上绳子,今天还在玩。
成年人玩游戏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掷骰子、推牌九、一点半、四色牌、扔小曲、玩梭哈、捡红点等室内游戏。户外游戏如柳博、抛锅、高跷、起球、陀螺、竹马、八块等。
元宵节是一个大节日,所以有许多娱乐形式。例如,宫殿里有灯笼和蹴鞠(宫殿里由嫔妃组织的“云起俱乐部”表演)。成化年间,民间娱乐形式的影响加深。宫殿里开始出现魔术和杂技。现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宪宗乐与乐》充分展示了这一点。那个时期的赏灯是最有特色的。
除了清明节踏青,嫔妃们还可以荡秋千。人们继续表演高跷和杂技。
端午节,皇宫会在西苑举行龙舟比赛。除了龙舟赛,最受民众欢迎的是斗草。这种游戏至今仍是民间游戏,史书记载正式出现在魏晋时期。这种游戏现在属于儿童游戏,很久以前就已经是老少皆宜了。主要玩法是:将树叶或草茎缠绕在一起,双方用力拉扯,草茎先断的一方输。
和百姓一样,七夕,宫内后宫也会进行乞讨活动,由宫内24府之一的战局组织。
其次是中秋节,宫中的甜品室要做成波罗蜜供佛;西苑要做点什么,放上莲花灯。至于观赏盛开的荷花和斗蟋蟀,也是这个月宫里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明代宫廷的娱乐形式在五宗时期有了质的飞跃。郑德三年(1508),下令将擅长杂技、骑射、马戏、曲艺、戏曲、弹唱的人送往北京,并在河间等省修建乐师驻地。
敬亭与负鼓瞎子之韵
草地上躺着一个老人,鲜血直流。右手紧紧握着一根三弦,喃喃自语:中国五千年,一代有一代真精神。大明皇帝丢了性命,清军在南方打败了南明。过了很久,老人醒了,环顾四周,流下了眼泪。我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一阵笑声,拿起三弦,一把拨开。高声歌唱:道德三皇五帝,夏侯尚周朝功名。五侠春秋作乱,一时兴亡。清朝历史上有好几个名字,北芒荒山无数。前人的田被后人收走了,说了些龙争虎斗的话。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刘敬亭,评书、评书等多种民间艺术的创始人。刘敬亭生于万历十四年(1587),卒于康熙十六年(1670)。这人出生在台州,原名曹明永昌,字葵玉。江苏泰州。
15岁时,这位先生因犯法而逃离家乡。因为,听艺人谈书,喜欢音乐,我就弹三弦谈书。闻名江南。后来在今天上海有名的说书人莫厚光的指导下,艺术产业大增。崇祯十三年,成为明末乐安左良玉的幕僚、御用艺人。因为长期从事曲艺,所以善于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因此,左良玉命令他经常访问南京,并与有权有势的部长和阮大铖(被称为“刘将军”)搞好关系。
顺治二年,左良玉奇兵以清军边的名义,俘虏了马阮。但左良玉中途战死,儿子左梦庚向清军投降,而刘敬亭、袁继贤将军誓死效忠。最后袁继贤被捕,刘敬亭差点死在部队。从那以后,我又回到了讲故事的老本行。康熙元年(1622),因为清朝皇帝和王公大臣特别喜欢听书,漕运总督蔡世英命他陪他去北京给王公大臣讲书。
后来在北京演出的时候,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所有乐器都不能用了。刘敬亭放弃三弦,只用嘴说。于是,一个新的曲艺诞生了,他现在是一个说书人。当然,这是说书的雏形,而说书的真正创始人是王红星。到目前为止,已经传到第十一代了。晚年做了侍郎,成了平话的创始人。
明朝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宪宗音乐图
之所以提到刘敬亭,是因为各种作品中很少谈到曲艺,相反很多作品中经常提到戏曲。主要原因是戏曲被一些人视为高雅艺术,曲艺作为一种民间娱乐形式往往被忽视。在娱乐形式并不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曲艺的观众比戏曲多得多。我们所熟悉的四大古典小说,除了《红楼梦》之外,基本上都是由曲艺先生演出和流传的,直到有文学巨匠整理和修订才形成。这一点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最为明显。
既然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人的生活,那么曲艺就不能忽略。明代曲艺对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直接促进了说书和评书的诞生。
和封建社会几乎所有的艺术家一样,年轻时再漂亮,老了也永远是穷的。以刘敬亭为例,他说一本书的价格是一两银子,必须提前十天预约。但是到了晚年,他很难过,他也很穷。
讲故事在明代非常流行,宫里的一些太监专门从事这项技术。这个时候讲故事,一般都是有乐器伴奏的。而且,明朝开国元勋说书先生还有一个特点:时事类书籍。
比如《西方三宝太监通俗演义》一书的形成。郑和每次率舰出海,都会有几千甚至上万人向世人讲述各种奇闻轶事。很多说书人根据这些新奇的东西,或加入书中或独自成为故事。当时人们称之为“看现场”
中国的一些名著,经过了历史学家记录民间传播,最后由曲艺传播后小说家创作的阶段。《三宝》这本书也是如此。万历年间,罗茂登将《说书先生》的内容打磨加工成书。最典型最知名的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曲艺在封建社会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非常大,在今天也有很强的娱乐吸引力。比如作为曲艺流派的二人转、相声、评书、评弹等。,至今有无数瘾君子。在明代,民间艺术是最流行的娱乐欣赏方式,戏剧是更高级的一种。在介绍明代戏剧行业之前,请先看一个小故事。
千里干旱,深深裂缝。乌鸦在干枯的树上鸣叫,呱呱叫的声音让人心酸。在一片哭声中,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女人在认真地哭泣。她跪了下来,用血淋淋的手抓着地面。慢慢地,地面被挖了出来,越挖越深,越挖越大。终于,在这个巨大的可以容纳两个人居住的坑之后,她站了起来,挣扎着回家了。
家里有两具尸体,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当女人看到他们的脸时,她不禁又失声了。“爹,娘呀,怪媳妇我没能尽孝。最媳妇,媳妇之罪!”说着,女人先把婆婆的尸体放在一个破苇席上,拖到她手挖的洞里。
按照古墓的规矩,你必须犀利。于是,女子又用手挖了起来。坚硬如铁的地面让女人的心更加坚硬,更加痛苦。她每挖一次,身体都在颤抖。她嘴里说:“二郎,二郎!你怎么总不回家!”
挖完坟,女人回家收拾了一个小包,匆匆踏上了去北京的路。这一天,她来到祥符门口乞讨。忽然看见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红着脸走过来。女人大喊“二郎!”男的突然看到女的,浑身发抖。“哦,”然后他皱起眉头,咬紧牙关。低声说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赵贞女!蔡!要不是我蔡邕狠毒,我怎么会容忍你今天为了我的荣华富贵!”
想到这里,蔡勇提起马缰,几声惨叫后,马直奔女子而去。
很多人都知道蔡勇是谁。这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女儿:蔡文姬。蔡邕是东汉末年一位伟大的知识分子。可惜,因为民众对知识分子一直有一些看法。而且,确实有一些人在获得功名之后,抛弃了自己的妻子,投入了有钱有势的人的怀抱。因此,人民自然对一些知识分子采取敌视态度。因为蔡邕知名度高,很不幸,蔡邕被选为这样的代表。
这是赵真女儿蔡二郎的故事。该剧出现于宋代,故事流传于南宋,尤以曲艺、戏曲、民歌最为广泛。在清代“秦香莲”故事出现之前,“赵贞女”是“丈夫忘恩负义”受害者的代表。还有一种说法是,秦香莲故事主人公陈世美的原型陈淑妹的两个好朋友邱梦麟和胡梦蝶与陈淑妹发生了冲突。气得突然看了《琵琶行》。因为这个剧的前身是“赵贞女蔡二郎”,所以他们贿赂剧作家写了“秦时美”的故事。
总之,赵贞女和蔡邕的故事流传开来,影响了极光。对此,陆游在《舟楫游近草堂,舟楫退》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鼓盲。谁在乎死后?满村听说了蔡中郎。”
但是到了元代,有了质的变化。赵贞女和蔡二郎的故事完全变了。正是因为这种变化,这部剧在明初朱元璋的统治下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