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学校及其管理活动是相伴而生的,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种活动。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古文明,学校最早产生。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就有了宫廷学校。中国最早的学校创建于奴隶制的夏朝。到了西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校体系,各类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大类,也分为小学和大学。夏、商、西周实行“学在官”的管理制度。制度上不分政教,教学与教师融为一体。因此,学校管理往往借用政治权力和行政司法手段。

汉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的官学制度。汉武帝创立了中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归国子监管辖。地方官学由地方各级督抚管理,形成了从君主视察、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到学生管理的一整套管理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学除了国子监外,又增加了郭子学派,并列而立,有一个酒祭和一个博士,有15名助教教导学生和弟子。隋文帝改革中央官学领导体制,设国学,设国学献饮,掌管中央国学、国子监等六校。这是我国中央政府建立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管理人员的开始。

到了唐代,国子监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更加完善。它还建立了教育行政官员的考核、晋升和奖惩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学除了建立完备的学制外,还具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的教师编制和定期考核制度,比较完备的教材编写和考试制度,严格的升级和毕业考试制度,以及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制度。宋元时期,中央官学的学制和管理更加完备,地方官学空前发展,相对普及。社会科进一步建立,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成立,以促进学术事务。学校有自己的学习规则,管理严格。明代官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学生、教学都有全面明确的规定,并依法严格监督执行。到了清代,官学内容空洞散漫,沦为科举的附庸。

在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古代官员,而学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者”。课程完成后,经过秀才选拔或科举考试,成绩优秀者授予官职。因此,逐渐形成了一套秀才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这些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

中国的学校教育及其管理活动的发展,既是上述古代官学的传承和演变体系,也是春秋战国以来兴起并为后人继承和发展的私学传统。私塾使学校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具有培养人才的特殊功能,让更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享有文化教育的权利。同时,儒家私塾的招生原则,因时因地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基于学生实际的教学安排;墨家私学立法的严密组织;稷下学宫的办学原则是“兼容并蓄”,自由教学辩论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原则,全面系统的学生管理守则(弟子立场);董仲舒倡导并实施的“师徒制”;唐代严格的书院管理制度明确了具体的门派和规章制度;宋代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书院基本的专业组织管理制度,有针对性、规范化的“学规”管理,讲座和“导师制”的教学组织形式,考展的教学制度等多种。,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管理,对以后的学校教育和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中期以后,科举重于学校,私塾成为民间广泛兴办的私塾。它的管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重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建校。学校教育及其管理已进入现代时期。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已经相对独立于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从相关学科中分离出来的时机也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