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邮局的出现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创立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通过信使传递信件和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帝国的需要。为此,他建立了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政管理部门,这就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相隔一定距离,负责照顾每天跑一站的驿马。中国很早就有了邮政系统,到了唐朝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接东西方的驿站制度。公元前31年,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罗马人仿照这样的机构,建立了公共驿站。车站配有喂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使用的客房。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消失了,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交流是通过使用被称为“祭祀棺材”的羊皮纸卷轴进行的。第一个修道院把他们的谣言写在纸卷上,到了修道院,又加上他们的谣言,使得纸卷越来越长。比如传达圣韦罗斯修道院院长去世的纸卷,长9.5米,宽0.25米。人们称它为修道士邮局。清邮局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5),是清代上海十三大驿站之一。经历了私信局-洋邮局-报社-海关邮政-大庆邮政等不同阶段。目前是华东地区仅存的清代邮局遗址,也是中国近代邮政史的缩影。1878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阳书信馆”在周村设立分馆,这是清代淄博邮政机构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庆邮局开业。1902成立博山二级大庆邮局,在八斗、西冶街设有两个代办所,5个信件柜台,其中村邮2个,沂水、王庄邮2个,莱芜、泰安邮4个。在1904,广顺,西关,临淄,健康堂药店设立了邮政代办处。次年,桓台在张店、所镇设立了三等邮局和支局。张店大庆邮政支局位于原张店街东四街,为商户办理信件和汇兑业务。石洲村、淄川、新城(桓台)所镇、张店等局属济南总局,博山、临淄、金陵、何姿属青州总局。辛亥革命后,“清邮局”改名为“中华邮局”。邮局分四级:邮务员、邮务员、邮差、局务员。原张店大庆邮局迁至南北街。1919 65438+10月,临淄中华邮政所在临淄市成立。开始是三级邮局,次年6月升级为二级邮局。在农村,有四个分支,即新店、紫河店、孙楼店和西关。1920年8月,桓台县邮政局(三级局)、张店邮政局(三级局,后升为二级局)、周村邮政局(二级局)、博山邮政局(二级局)成立。桓台县邮政局在北石桥、曹村山头桥有信报箱,由商户办理。1921年,博山邮政局增加两名邮差在村镇外巡逻,兵分南北两路,3日巡回一周。西河、袁泉、八斗、夏庄、邢家庄都有信封柜。1924,张店中华邮局改为二等二局,租用民房3间,经营汇票、保价信件、普通信件。南定还有一个邮局。1926,张店邮政所迁至原张店二路(现西一路)并增设包裹邮寄等业务。同时,在李福生和谷玮设立邮箱,在马尚和谷玮分别设立邮寄机构,办理小额汇款业务。1931年,新店支局升级为新店邮政所。1943,铁山、谷玮、石桥设立邮政代办所,后改为邮局,办理小额汇款业务。从65438年到0945年,张店和南定都是二级和二级邮局。张店邮电局1名局长,2名邮务员,3名信差,4名苦力。长城和马尚也有邮政机构。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华邮局”由战时邮局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