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纺织品的历史
传说轩辕帝的妃子嫔祖是养蚕缫丝的第一个发明者。她偶然发现蚕在桑树上吃桑叶结茧,于是脱茧拔丝,织成丝披在身上,并教她养蚕吐丝,后来作为蚕神供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是最早养蚕和发明丝织的国家。商代的甲骨文中有蚕、桑葚、帛、丝的文字记载,说明当时养蚕、丝织的发展非常普遍。河南安阳大寺孔村和山东宜都苏埠屯的商代墓葬都出土了玉蚕。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发现精美的平纹丝绸和菱形花纹织物。商朝以前,中国的先民利用自然界生长的桑树资源养蚕,用蚕丝织布,但数量很少。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日益增长的服装需求,人们试图通过人工培育桑树来扩大养蚕规模,以提供更多的服装原料。周朝时期,黄河流域养蚕非常普遍。《诗经》中有大雅、圭峰、秦风、冯伟等地的桑、蚕、丝织诗。据《诗经》、《左传》、《仪礼》等书中记载,当时不仅有室内养蚕的“蚕房”,还有蚕架、蚕具等专门的养蚕工具和缫丝设备。后来,古人开始注重桑叶的质量,改良桑树品种,以适应蚕的生长发育。古代人也选择优良的蚕种来提高蚕的质量。
浙江吴兴前山阳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丝片、丝带和丝线是最早的丝织品,所用的丝绸均为国产丝绸。该织物的经纱密度为每厘米52根,纬纱密度为每厘米48根。每根经纬线至少由20个茧组成,丝线是直的。在同一地点,我们还发现了一把扫帚状的草扫帚,证明是当时的缫丝工具。缫丝时,要先用开水煮茧,除去丝胶,摊开丝头,再抽成丝线。因为一根丝线太细太弱,一般都是几个茧同时抽成一根丝线。缫丝工具从最初的手工缫丝发展到手动缫丝车和脚踏缫丝车。元代王镇农书中的缫丝车分为两种,结构科学,使用方便。
张骞下西洋后,中国与西方进行了文化交流。6世纪以后,西方国家逐渐学会了养蚕技术。
蚕的发生期一般从桑树发芽时开始。蚕卵发生时,称为促绿期。应在空气流通和温湿度适宜的室内保护12-13天。孵化出的蚂蚁蚕体长仅3毫米,重0.5毫克,用桑叶饲养30-40天后,蚕长大7.5-9厘米才成熟。重约4-5g。在整个养蚕期间,是通风排湿,喂叶,清除蚕排泄的蚕沙和碎叶,蚕成熟后群集作茧等一系列细致的程序。
在公元前16年至公元前165438年的10世纪(商朝)贵族墓葬中,经常使用玉石制成的蚕作为陪葬品,这证明了3000年前中国的人们就非常重视养蚕和丝织。是1953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雕啄玉蚕。
1950 3000多年前河南安阳大寺孔村殷墟出土,上面有细丝绸的痕迹。这是因为这块铜片当时是用细丝绸包裹的,丝绸腐烂后留下了痕迹。当时的缫丝和丝织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公元前16年-公元前165438年+0世纪(商代)青铜礼器,这件青铜戈是一件“曲内戈”,两面有素绢麻的痕迹,戈巴正面有明显的雷纹和花的痕迹。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抵御寒冷,直接用草叶和兽皮盖在身上,慢慢学会了采集野葛、麻、丝等。,并利用猎获的飞禽走兽的羽毛捏、划、织、织成粗布,从而发展了织、剪、缝的技术。人们根据捏绳的经验,创造表演和纺纱技术。其成果是先将植物茎皮分裂成极其纤细的纤维,再将它们一根一根连接起来。这是一门技艺高超的手艺,所以后来人们把作品的成就称为“成就”。
要用绳子把草叶连起来。一开始是用锥子钻的洞,然后插上细绳。后来,针线缝纫技术发展了。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石锥。山顶洞人的遗物中有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60万年的骨针。骨针是引纬器的前身,是最原始的编织工具。随着骨针的使用,中国古代的人们开始制作缝纫线。骨针铅的使用是纺织品加工中的一个重要发展。它把纬线穿在针孔里,纬线一次穿过经线,省去了一根一根穿线的繁琐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骨针引纬的发明开创了腰织的先河。
编织技术是从制造用于捕鱼和狩猎的针织品以及编织用于衬垫的篮子发展而来的。《易经(下)》记载了传说中的傅的“结网分鱼”。目前已知最早的编织物件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芦苇碎片,图案为席纹。Xi安半坡遗址出土陶器底部的纹饰有蓝纹、脉纹、方格纹和背纹。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使用针织技术制作衣服。《淮南子训上》一书说“于波衣初,麻弱,手以指悬,为罗网”,说明当时已经用麻作衣了。这种军网式的服装虽然简单,但服装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针织技术的进步为纺织技术的出现创造了前提。
纺纱挂件是最古老的纺纱工具。有的是动物骨头做的,有的是在纺车中间插一根杠杆形成的。纺车由石头、骨头、陶器和玉器制成,其形状有圆形、球形、圆锥形、平台形、蘑菇形和齿轮形。早期的纺车比较粗,适合纺粗线。新石器时代晚期,纺车变得又细又细,可以纺更细的纱线。旋转吊坠的工作原理是一手旋转杠杆,一手拉动纤维。由于纺纱效率低,纱线捻度不均匀,出现了一种基于落纱工作原理的单锭手动纺车,由锭子、绳轮和手柄组成。纺车的使用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和质量,可以根据面料的要求纺出不同粗细的纱线。经过不断改进,从单锭到多锭,从手动到脚踏的变化,脚踏纺车是我国古代纺织机械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元代出现了脚踏五锭麻纺车,一天一夜能纺两公斤纱。还有人力、蓄电或水力驱动的大纺车,32锭,日夜可纺100公斤纱线。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在西方,直到1769年,英国人acle才制造出“水车纺纱机”,比中国的水车纺纱机晚了几个世纪。
由陶器和铜制成,是早期的纺织工具,由捆绑盘和捆绑杆组成。陶瓷纺车上的圆孔用于插扎杆。当纺盘被人手转动时,捆绑本身使一堆缠结的纤维被拉伸变细,捆绑盘转动时产生的力使变细的纤维扭曲。在纺丝过程中,纤维拉伸和拉拔的力沿着垂直于捆绑盘的方向(即捆绑棒的方向)不断向上传递,纤维不断被拉伸和拉拔。当捆绑盘停止转动时,被拉伸的纱线被卷绕在捆绑杆上,即“纺纱”。
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人们用双手在一个纺车上安装2-3个锭子进行纺纱,用脚操作旋转的锭子。脚踏锭纺车的劳动生产率比单锭高2-4倍。
最初的织布机是坐在地板上的“坐式织布机”,也叫腰机。2000多年前云南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的纺织壳储器盖上,一群女奴在奴隶主的监督下在地板上编织。这种蹬腰机没有框架,卷布轴的一端绑在腰上,双脚蹬着另一端的经轴,拉紧布料。经纱由分经器按奇数和偶数分成两层,经纱由提综器提综形成梭口,纬纱由骨针插入,打纬刀打纬。腰部织造最重要的成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杆和打纬刀。
提花机技术起源于原始的腰机,汉代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通常,踏板(踏板)用于控制综片(提升经纱的装置)来编织图案。为了织出花样,应该增加综框的数量。两个综框只能织平纹,3-4个综框可以织斜纹,5个以上综框可以织缎纹。因此,为了织出花纹循环大的复杂花朵,经纱必须分成更多的组,多综多爬提花织机逐渐形成。据《西京杂注》记载,有陈宝光妻子织的散丝,所以很多综片织起来很繁琐。到了三国,都从六十综改为十二综,采用了综丝提花的方法,既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东汉时期出现了以花为主的提花机,又称花房。它是中国古代纺织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它用线纹簿存储提花程序,然后用曲线画出经纱开口。本花型书是提花机上存储花型信息的一套程序,由代表经纱的脚子线和代表纬纱的耳子线按照花型要求织成。上飞机时,销线与提升经纱的纤维线连接。此时,拉动耳线一侧的销线,可以起到提升相关经线的作用。织布的时候两个人配合,一个是拉花的,坐在三尺高的花楼上拉花提综,一个是踏板引纬。东汉王逸的《赋论机女》中,描写了织女与提花机工合作操作提花机的情景。
提花机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对现代电子计算机发展中程序控制和存储技术的发明有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