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开始被中国人广泛使用?
从1815到1823,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纂了一部汉语词典,这是最早的汉英词典。在字典里,他用自己的拼音方案拼出了中国粤语方言,其实是教罗马字的方言。然后在其他方言区,设计了不同的方言来教授罗马字。其中,厦门的“注音字”在1850开始流传,仅在1921,就印刷销售了5万册。直到新中国成立,大约有10万人用这种方言教罗马字。其他地方的方言教罗马字,在南方通商口岸流传,主要用于传教。1867,英国大使馆秘书韦德出版了《北京语音普通话》教材,收录了你的语言。他设计了一种拼写方法,用拉丁字母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物名,称为“韦氏体”。在1931到1932期间,两位外国传教士提出了“麻辣汉字”,这是一种根据《广韵》设计的中国拉丁字母。几乎所有的同音字都有不同的拼法,用方言拼写。这些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为以后的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五四运动后,1918年,钱在《新青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中国未来的写作问题》一文,提出了“废儒”、“废字”的主张。他说:“欲废孔子,必先废汉语;要想赶走普通人幼稚、野蛮、顽固的思想,首先要废除汉语”;他甚至说:“中国要生存,要成为20世纪的文明国家,根本的解决办法必须是废儒灭道;废除记载孔子学说和道家神话的汉语尤其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他提出:“汉语废除后”,“当采用语法简洁、读音工整、词根优良的人造词世界语(Esperanto)”。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起源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是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创造的,目的是扫除苏联远东地区6.5438亿+华工中的文盲。将来条件成熟了,汉字会被拉丁化的新字取代,解决中国大部分人的识字问题。当时苏联政府也把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扫盲任务列为自己的任务。为此,瞿秋白、吴、林、肖三等在苏的中国人与苏联汉学家龙、郭志生等合作,研究创造了新的拉丁文字。瞿秋白撰写了《中国拉丁字母》初稿,由莫斯科中国职工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于1929年出版,瞿秋白于1930年出版《中国拉丁字母》一书,引起巨大反响。[B]1931 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审议通过了《中国拉丁字母方案》。[/B]1931 9月26日,在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了第一次中国汉字拉丁化代表大会,通过了书面计划《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通过后,首先在华工中实施,出版了47种书籍,印数超过65438+万册。许多中国工人已经学会了新的汉字,并且能用它们来读写字母。1933年,拉丁化的新文字传入中国。1934年8月,“中国拉丁化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出版介绍拉丁新文字的书籍。然后在一些南北大城市陆续成立了拉丁化的新写作团体,甚至在海外华人中也有。据统计,从1934到1955的二十一年间,拉丁化的新写作群体有300多个。拉丁新文字的传播也得到了文教界人士的热情赞助。1935 65438+2月,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陈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联名发表文章《我们对推广新文字的看法》,文中说:“我们认为这个新文字值得向全国介绍。我们深切地希望大家一起研究和推广它,使它成为推动大众文化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工具。”这是拉丁化新字符运动的一个革命性的声明。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出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在1949成立后,立即开始发展拼音方案。1949 10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成立了“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用什么字母。在1951中,毛泽东指出:“汉字必须改革,必须遵循世界文字共同的语音方向”。但是,采用什么形式的拼音方案,他自己也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曾问史达林如何处理中国的文字改革。B .斯大林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字母表。[B]毛泽东回京后,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制定国家拼音方案。同时,上海新文字研究会停止在北方推广拉丁新文字,等待新方案产生。10月20日,毛泽东在关于知识分子的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支持拉丁字母的演讲。他说,“我非常赞成文字改革的想法。你同意将来采用拉丁字母吗?在我看来,在广大群众中,问题不大;B .在知识分子中,有一些问题。中国如何使用外国字母?不过,好像还是用这个外文字母比较好。因为这样的信很少,只有20封,写在一面,简单明了。我们的汉字在这方面真的很自卑。不能比就不能比。不要以为汉字就那么好。几位教授告诉我,汉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不能改。如果拉丁字母是中国发明的,大概就没有问题了。[B]问题是外国人发明,中国人学习。[/B]”(引自郑林溪《论语》)。中国制定拼音方案时,苏联不再搞拉丁化,而是搞斯拉夫文字,拉丁民族文字全部改成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将蒙古字母改为斯拉夫字母。上世纪50年代,中国站在苏联一边,有人主张用斯拉夫字母在文字上与苏联结盟。苏联派往中国的语言学家谢尔久琴科也建议使用斯拉夫字母。据说苏联一位副总理访华时,对陈毅副总理说,希望中苏双方使用同一种字母。陈毅副总理回答说,中国的文化必须与习惯使用拉丁字母的东亚和东南亚联系起来。这样,中国没有使用斯拉夫字母。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势,我国对汉语拼音政策进行了调整。1986 1月,时任国家语委主任刘道生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作《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报告时指出:“关于实施汉语拼音方案,需要强调的是,《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指定并公布的法律标准。它的制定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汉语拼音方案》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是一个科学实用的方案。我们应该努力执行它,而不是另起炉灶。其实很难用其他方案替代。继续实施汉语拼音方案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今后要继续加强拼音教学,逐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适用范围,研究解决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如汉语拼音中同音字和同音字的区分、汉语拼音的正字规范、汉语拼音技术应用中的注音方法等。”刘道生的报告根本没有提到毛泽东指出的“拼音方向”,只是谈到扩大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这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了毛泽东提出的“拼音导向”政策,汉语拼音不再被视为文字,而只是作为辅助汉字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