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傩舞的历史

据专家考证和考古文明的发现,傩舞起源于古老的江西、鄱阳大地,由人们的祭祀活动演变为图腾、虎或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秦时,傩仪传入中原宫廷,并逐渐程式化。从单纯的驱邪驱疫仪式,发展成为集祭祀娱乐于一体的文学活动,后从宫廷传入民间。范军奉命传傩(民国南丰县志)。从唐代到明清,江南的许多官员在京都等地为官,将宫廷傩舞带回民间。婺源有很多这样的历史记载。如明代嘉靖年间,在陕京为官的程、詹将宫廷傩舞带回婺源,在长泾、清苑等乡村广为流传(《婺源县志》60

但婺源最初的傩舞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据研究古徽州文化的学者考证和古徽州祭祀的记载,婺源(原籍徽州)的傩舞是古越人代代相传的,最早称为“舞背”。跳背是一种结合了傩舞和舞狮的祭祀舞蹈:两个人扮演“狮子”的角色,另一个扮演引子的角色。传说它不是狮子,而是被村民们称为“惠桧”的怪物。据长老们说,古代山里有一种叫“惠桧”的独角怪物,它不是狮子,而是一只苦狮,身体很长。它经常出来伤害村民和庄稼。村民们戴着面具,手持长棍,喊着“惠桧”的名字驱赶他们。这种生产活动逐渐演变成20岁时祈求丰收的祭祀舞蹈,称为“驱魔”。最早的傩舞是为了表现人们驱赶“还魂”的动作,人们在表演时发出的“嗬,嗬”的声音其实是为了驱赶“还魂”的叫喊声的音译。因此,古代的傩舞往往伴有“还魂”的形象,类似于今天的“舞狮”:两个人一起表演一个猛兽,一个穿着木制的动物头直立,装饰动物的上半身,另一个穿着绿色的布弯腰,装饰动物的臀部和下半身。两个人被一块绿色的布连在一起,中间拉伸了一段距离,动物的尾巴也顾不上对方,说明动物的身体很长。木制动物头像是“惠桧”头像,“惠桧”头像保留了单角,这是它和狮子头的根本区别。如今,在舞狮等汉族民间艺术中,还可以看到《惠惠》这首歌和原始傩舞的雏形。傩舞队至今被人们称为“驱魔班”。

后来,人们为了表演的方便,把“惠桧”的身体缩短了(表演者之间不再有距离,而是由后者抱着前者的腰,用绿色的布罩表演),怪物“惠桧”逐渐消亡,以至于后人误以为“惠桧”是狮子。在人们将“回”误认为“狮”之后,独角兽的形象逐渐演变为狮子的形象,“狮傩”的称号也就应运而生了。直到上世纪中叶,婺源人,包括整个徽州,仍称傩舞为“狮傩”。每个大村都有专门表演的狮傩班。陶有羽、头、弓、剑、棍等。都是古代人的装饰品和器皿。

创造了狮傩舞的鼓山越南人,在被迫南迁福建等地后,将狮傩展演变为舞狮的南方流派——人们后来称之为“南狮”。今天流行于南方的舞狮,大概就是从最早的“舞背”发展而来的。追根溯源,民间舞狮与舞傩的起源应该是同源的:舞狮其实是“前后舞”清代以前,婺源把舞狮称为“前后舞”(即狮傩的另一种方法)。清代以后,舞狮从舞傩中分离出来,改名为“舞青狮”。这种青狮,据说是古代山区的“回归”。这些说法可以在婺源民间建筑雕塑、谚语、传说中得到证明。时至今日,在婺源的古建筑雕刻中,尤其是一些青石雕刻中,仍有不少这种单角长身的怪兽形象,看似雄狮,实则非雄狮。人们尊称其为百兽之王,并将其雕刻在建筑上作为辟邪之物。关于“来来回回”的俗语和歇后语也大量存在于各地方言中。村民形容某人贪玩,常说“喜欢逗”。农村印制糕点的模具,凡有傩面具形象的,统称为“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