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风俗与南京人的性格

南京民间节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在夫子庙举行的“金陵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每年2月28日至3月28日,18,梅花盛开之时,南京国际梅花节举办地东郊梅花山是全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此外,南京还有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如正月十六的“爬城头”,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四月八日的“郊庙会”,以及长夏、立秋、重阳、冬季至日、除夕等。有幸在这里度假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金陵元宵的灯节在正月十五,也叫元宵或上元节。南京灯会历时10天,初八点灯,十八熄灯。元宵节是明朝最繁荣的节日。从水桥到石平街,人山人海。那时候老少都会看灯,人去楼空。后来集中挂灯区搬到了夫子庙区,每到元宵节依然热闹非凡。旧时讲究“元宵放灯,面上放灯”,是南京人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在南京的民俗节日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2月下旬举行的梅花节,这是南京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每年这个时候,梅花盛开的时候,是南京人最开心的一天。届时,东郊梅花山上千朵梅花竞相开放,成千上万的南京人涌向梅花山赏花观景。中山山脚下,万里人山人海,鸟语花香,蔚为壮观。爬城头爬城头是正月十六。每年的这一天,南京人都会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游览这座城市。俗话说“远离百病”“踏上平安”。以往游客主要游览三山、石城、聚宝(中国)、同济四门。现在只有聚宝门(中华门)能爬上去。正月的南京,天气回归阳光,出去走走,换换新鲜空气,提神醒脑,对身体有好处。上巳节上巳节是农历三月初三。南京有句民谣:“三月三荠菜花争牡丹,女无钱穿,女穿食满仓。”这一天,人们摘荠菜花煮鸡蛋,据说可以治头疼。上巳节始于六朝,东晋。人们把荠菜花挂在门上、灶具上或床上,女人则戴在头上消灾。王永剑(国家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顾问):老南京的春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吉利,中头奖,展望来年。大年三十,老南京人会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老了要吃个甜汤,也叫福寿汤。这种汤是由红枣、莲子、菱角等制成的。,意为“增福延寿”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即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此外,还要给客人端上一碗糖水,里面放一个“开心团”(蒸好的糯米粉,晒干揉成一团),表示甜蜜和喜悦。周爱玲(江心洲旅游商会会长):从腊月二十四开始,我们在江心洲就一直很忙。炒萝卜丸子豆腐丸子,做年糕,蒸馒头,准备各种菜肴,一直忙到30周年。鱼是江心洲每个家庭春节的必需品。晚上我们会烧两条鲫鱼和两条鲢鱼。把煮好的鱼放在家里的盒子上,等到农历新年(元宵节)过后再吃。另外,每家至少要买8条活鲫鱼来养,也就是说每年都有鱼(剩余)。除夕中午,家家户户都要打扫门窗,贴春联和窗花。然后就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过生日。瑞桂晶(溧水县洪兰镇何林坊村龙灯俱乐部成员)在每个乡镇都跑龙灯:在溧水,每逢过年,每个乡镇都有跑龙灯的习俗。我们有龙灯,40米长,18节,需要60个人一起跳。这60个人,都是村里的,都是上一代传下来的。王永剑:溧水是南京龙灯的故乡。龙灯有几十个,最大的有几百米,是江南最大的龙。石臼湖干涸后,这龙灯才会在湖床上起舞。场面非常壮观。按照习俗,七日无(龙)灯,八日有灯。自古“天下之富,出东南,金陵为其会”,南京是十代之城。“衣服里的文物,富有东南和都市气息,文化内涵深厚,透着几分儒雅,英姿飒爽,温柔美丽,浑厚和谐。春节之前叫大年初一,俗称过年。南京人过年要扫庭,放灯笼,挂装饰品,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南京人在新年的大门上贴春联或门神,学者在大门上贴一只鸡的图片,意思是“一只鸡一天比一天壮”。这是别处没有的。第一天早上,你必须喝屠苏葡萄酒。宋代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三知江宁府,诗中吟诵:“鞭炮声一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这种习俗始于南朝,南京人喝了几千年,形成了一套规定:太阳升起时,面朝东方,“由少而长地喝”。年轻人先喝,老年人后喝,乘着朝阳前进。早上,亲戚朋友会拜年。客人到了,双手合十,以茶相待。还赠送了两个金元宝蛋,叫“金元宝”。现在人们在新年见面,互祝“恭喜发财”,并敬茶敬烟,以时尚的糕点相待。元宵节正月十五是农历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夜与元宵节同义,所以称为元宵。元宵节从祭祀开始,逐渐演变成盛大、热烈、丰富多彩的娱乐节日。古代是一天,唐朝是十六到十八又三天。宋朝从14年持续到18、5年;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当皇帝,把元宵节延长到十天,也就是初八到十七八。食物也从吃豆粥变成了品尝元宵(汤圆)。在南京,有“元宵放灯,面条留灯”的习俗。明清时期,南京的元宵节有耍龙灯、挂纱灯的习俗。玩龙灯不仅普通人玩,军人也玩。玩龙灯的时长不如其他地方。短十余尺,长百余节,需数百人才能玩。纱灯笼有纱有丝,上面有名人作画。专家越多,价值越高。商家还会在店前举办猜灯谜活动,吸引众多游客,获胜者将获得所售商品的奖励。有一种南京人首创的“灯笼”,外罩灯笼,里面点蜡烛。利用空气热膨胀上升的原理,带动灯面旋转,在灯面上画出各种姿势的马疾驰,正是马立克奔腾。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古代人的发明。龙灯瑰丽,纱灯精致,五彩缤纷,各种东西争奇斗艳,引得宾客在城中久久逗留,欢歌笑语。”在银烛阴影下的明月下,每个人都踩着一盏灯。“近几十年来,夫子庙的灯会越来越红火,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声光电控,五花八门,生动夺目。元宵节从春节开始持续一个月。期间每天吸引了20万到30万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自古以来,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一直受到朝廷和百姓的重视。届时民众会到坟前祭扫、洒水、烧纸、挖坟帽、插柳,以表达自己的修心和追思之情。并带茶点到守墓人家门口拜访,守墓人也留下来喝茶吃米饭,互称“坟亲”。“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男女可去郊外的牛首山、雨花台山、梅花山‘游酒’,称之为郊游”。有句话叫“春牛头”。近年来,牛首山经过整修,增加了景点,与附近新开发的将军山相连,成为游客欣赏乡村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此外,城南的雨花台和东郊的梅花山也是游客常去的地方。十几年来,梅花山建成万亩梅园,举办国际梅花节。每到春天,百花盛开,云蒸霞蔚,香气浮动,男男女女肩并肩,陶醉在香雪中,流连忘返。端午游秦淮夏历五月初五叫端午节,也叫端阳。这一天,南京人喜欢吃粽子、绿豆糕,以及“煎五毒”(用银鱼、虾米、韭菜、黑干杂炒)、苋菜、雄黄豆,喝雄黄、菖蒲酒避祸。用暴晒的水洗眼被称为“破眼”,意思是可以避免一年的眼疾。菖蒲和艾叶也被用来在地上洒水,然后插在门楣上“消灾”。悬挂方士镌刻的钟馗及五毒(蟾蜍、毒蛇、蝎子、蜈蚣、壁虎)像,“驱鬼避邪”。小孩子脖子上挂五色丝络,络里装咸鸭蛋;臂上系五色丝绸制成的丝绦,名为“长生绳”,穿虎头鞋,戴虎头帽,额头上用雄黄酒画王字。女人也会在太阳穴放上五颜六色的老虎花。午饭后,全家人去夫子庙看秦淮河龙舟赛。金陵有龙舟“三帮”,河帮、河帮、木帮。龙舟之多,规模之大,别处少见。每只船上都装饰着五彩缤纷的筝;有穿着戏服的孩子在网上玩各种游戏。当船经过时,河岸上的人们抛银角、铜钱或放飞鹅鸭,以赛龙舟为乐,称为“中标”男女蚁聚岸边,罗绮如云,锣鼓喧天,欢呼声如雷。富裕家庭还提前预定了游轮,通过划船来享受胜利。秦淮游船兴起于唐代,兴盛于明清至民国初年。画船、笛、鼓、桨,是秦淮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在顾颉园的《客言》、孔的《桃花扇》和的《板桥杂记》中都有生动的描述。近20年来,秦淮河大力整治,定期换水,船多了,景色宜人。夜晚,秦淮两岸万家灯火,流光溢彩。游客在游船,船在风景,人在画中行走,各有各的味道。中秋节满月触秋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叫八月节。这一夜,天上有圆月,人间有圆月。即使身在异国,也要回家团聚。南京人喜欢和家人一起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在一起喝酒称为“满月”,逛市场称为“月上漫步”。明初有月亮塔,月亮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月亮塔,都是游客赏月的地方,月亮桥最为繁华。岳跃桥位于秦淮河,夫子庙旧院所在地。桥的旁边是名妓马湘兰的豪宅。是夜行文人聚集在桥头吹笛子,对着月亮唱歌写诗,所以这座桥叫月亮桥。明亡后渐衰,后人有诗曰:“风流南宋已尽,留西风长板桥,但记得坐玉人桥,月儿相对教吹笛。“龙板桥,也就是原来的月亮桥。清朝以后,赏月之风依然盛行。人们拜月,陈列鲜果和月饼,焚香(扎香如塔,上加纸桶,称斗香),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然后分享月饼。月饼是瓜埠做的,民国时“金陵套饼”最好吃。这天晚上,南京女人有摸秋的习俗,适合男人在茉莉花园“摸”(摸“偷”瓜果取乐)。这款游戏传闻已久。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重视中秋节,在城市里上演赏月,或在玄武湖和夫子庙秦淮河泛舟赏月。自己买月饼或者公司送人都挺流行的,月圆之夜满满都是亲情。重阳高登会是在夏历九月的第九天,它被称为重阳是因为每个月和日都是正数。历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这一天出门爬山,形成了“登山会”。这一习俗起源于一个怪异的避邪传说,南朝阿良人吴郡对此有详细记载。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建康的重阳习俗依然兴盛。当时他住在城南爬雨花台,住在城内爬北极阁,住在城北爬幕府山,尤其是幕府山。汉朝时,这座山上有一座亭子。金元皇帝渡江的传说说“马化为龙”,所以把这个亭子命名为“龙亭”。山边的梁达古墨有一个古洞,游人众多,形成了“幕府登高”的习俗。清嘉庆十年(1805)由胡兰川知府(江宁知府)等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发起。一些掌管军队的人在山上建起了“望江楼”,它是导航的灯塔,也是壮观的景色,被远近的人们称赞为一件好事。在重阳节,南京人喜欢吃重阳糕,它被称为“骆驼蹄子”,喝菊花酒,欣赏菊花,为他们的孩子制作一面重阳旗。在这一天,已婚妇女会在一个及时新鲜的盒子里送旗帜,这被称为“重阳节盒子”。如今,人们乐于在重阳节登高,但不是为了避邪,而是为了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和建设的新面貌,一种舒适感油然而生。今天的四季旅游节春季南京国际梅花节是南京的花。赏梅是南京的一种民俗,自六朝以来经久不衰。现在南京的珍珠泉、傅家边、古林公园都有梅景,尤其是梅花山。每年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举办国际梅花节,多达40万人在梅花山主会场参加。江心洲葡萄节江心洲,位于南京西南的长江中的一个小岛,风景优美。7-8月,岛上数千亩葡萄园硕果累累。游客游览欧洲大陆是为了看河流的风景,享受天然氧吧,享受采摘葡萄的野趣。秋季南京雨花石艺术节雨花石是南京的地标之一。金秋九月,我们将在雨花台景区举办“雨花石”表演、雨花石精品展、研讨会、采石游等一系列活动。施宇华的发源地六合县也开展了分会场活动。冬天听钟声,迎接新年,一般在栖霞寺钟楼举行。寺法师诵经祈福,祝百姓平安,然后主持来宾的代表共同敲响铜钟108次。全场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古灵桂花节位于中山陵风景区古灵桂园。是中国最大的桂花园,面积1.700亩,种植桂花树近2万株。每年九月,桂花飘香,繁花似锦,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灵谷寺赏秋桂花。高淳蟹节每年9月30日至6月6日,10,“去高淳,尝螃蟹,看大佛,逛老街”已成为南京人的习俗。在高淳老街、游子山、瀛湖桃源三大景区,还会有戏曲、花灯、武术、龙舟表演、螃蟹、篝火晚会,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浦口生态旅游节,俗称十里温泉、百里崂山、李倩银杏,是集观赏、参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节。人们通过泼水节、民俗文化节、登山烧烤节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感受“山、水、绿、空”的自然生态之美。性格?这个其实没办法细说。只有和他们相处过才能详细了解。没接触过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