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人类文明始于何时?

人类文明是指人类的进步状态,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的有限状态和认知方法。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人类作为人就处于一种有限的状态,并开始理解和进步。所以人类文明是在人类出现之后才开始的。

过去,甚至现在,书上写的,人们说的,比如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等等,都是错误的。城市、国家、人类曾经拥有的一切,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这些成就也是文明的反映,而不是文明本身。

人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开始。那么,人类是如何出现的呢?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没错,但是为什么呢?我们无法得到从猿到人的实际进化实验,只能根据考古学和生物学的一些知识来推断。然而,我们无法获得从猿到人类的所有远古信息。我们只能有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考古发现,必须依靠人类的其他知识甚至假设来推断。如果使用的知识是不确定的、不完整的,那么就不能保证结论是正确的、完整的。这是达尔文当初研究生物进化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今天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遇到的最大困难!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自然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找出这种进化的必然基础!

生物进化也属于自然界万物的运动。万物运动的本质规律也是某一类具体事物运动的本质规律,这当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规律。根据我的本体论:万物的本体论是矛盾和对立的统一,我可以明确地说,一切生物都是矛盾和对立的统一。一切动植物都是自身“自性”和“非我”的矛盾统一体。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是对立统一的运动,生物的进化也是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猿是对立统一的,人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从猿到人的过程只是对立统一的运动。

下面,我将纯粹根据对立统一理论来推断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动物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它们的生理需求。动物所能拥有的技能也是在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动作中形成的。当一种动物有了寻找食物、保护自己和生存的能力时,这种动物的能力和身体特征就会停止发展,会转化为动物的基因,这样后代就会天生具有适应生存的本能。

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动物生存方式。有些在水里,有些在山里,有些在沙漠里,有些在草原上,有些在树上。有的吃植物,有的吃肉,有的吃微生物。只要每一个环境都适合生命,就有能适应这种环境的生物。环境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种动物就能形成什么样的能力。比如水生生物天生就有在水中生存的能力,鸟类天生就有飞翔的能力。有一种动物生活在沙漠里。它不在地表活动,而是在沙子里,它吃沙子里的生物。在沙子里找食物不需要眼睛,所以这种动物没有眼睛。是雪貂。

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下,动物之间的竞争也使得动物拥有不同的生存技能。如果大家都吃树上的叶子,有的只能吃离地面很近的叶子,有的可以吃离地面很高的叶子。比如长颈鹿。它可以和羊或马等动物同时吃树上的叶子,互不干扰。

但是,长颈鹿的脖子不会长到十几米,几十米。为什么?因为能达到树高的叶子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不需要再生更长的脖子。靠近地面的树叶足够喂养一些动物,所以羊、马、骆驼等动物不需要长脖子。

所以,当一个动物有了生存的能力,它就停止了自己的进化。今天的狗以前是狗,以后也只会是狗。今天的类人猿已经停止进化了。他们过去是猿猴,将来也是猿猴,再也不会变成人类了。

所以有些生物出现了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所以,千千有成千上万的生物以各种方式存在于地球上,但它们却阻止了生命的进化。

在推断从猿变成人的过程之前,我们首先要推断这种动物的产生过程。

在地球上的某个时间,那个时候,地球上已经长出了许多果树。水果成熟了,落在地上。有些动物吃了这种食物后喜欢它。当然,水果比花和叶子好吃多了。他们抬头看着树上的果子,流着口水。看到有些水果离地面很近,就把上半身搭在树干上,伸长脖子,张开嘴去咬那些水果。他们过去依靠嘴来寻找食物,就像狗和猪一样。但是嘴一碰到水果,水果就抖掉了。出于本能,它们伸出前爪试图阻止水果移动。啊,水果很好吃,所以他们决定吃水果。

为了吃水果,它们必须站在树干上,伸出前肢,用爪子钩住水果。就这样,慢慢地,它们的后肢变得又粗又长。腰也结实了。前腿也更长,爪子更大,爪子和脚趾更长更灵活。渐渐地,我能爬树了。

在树上,上下左右移动。渐渐地,它们的前肢变长了,爪子和脚趾也变长了,几乎有了“手”的样子,可以摘果子吃了。这时,原来凸出的嘴变短了,脖子变长了,更灵活了。长期的敏感活动和水果营养使他们的大脑得到了发展,眼睛变得明亮。猴子的眼睛和人类的一样明亮。

就这样,他们努力征服果树,直到可以非常灵活地在树上爬行,完全以水果为生。而且它们的身体结构也不同于猪、狗等不会爬树的动物,变成了猴子一样的动物。

猿就是这样产生的。

猴子一定是在亚热带地区进化而来的。亚热带,四季常春,森林茂密,果树种类繁多,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即使没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时间也很短,还有很多其他植物可以吃,所以是猴子进化的最佳环境。

水果营养丰富,爬树使其轻松摆脱老虎、狮子等食肉动物的捕杀。所以猴子大量繁殖,数量剧增。猴子们经常为了果树而互相争斗。战斗很激烈,就算不饿死也会被打死。于是一些被赶出去的猴子只能去新的地方尝试生存。这样,猴子、猿、猩猩等动物的活动范围就更广了。从亚热带蔓延到温带。

在温带,果树的种类和数量没有亚热带多,四季气候变化大。冬天和早春,几乎没有水果吃。天气很冷,所以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地面上。就这样,这些猴子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有了山洞。为了度过冬天和早春,它们必须储存大量的水果。

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加,储存的水果越来越不够吃,尤其是早春,几乎没有水果。这迫使他们开始寻找其他食物,从而向人类进化迈出了第一步。

除了水果,我还能吃什么?有植物的块茎,植物的穗状花序,以及后来的坚果和小动物。渐渐地,水果不再是他们唯一的主食。他们也只在秋天果实成熟后采摘并储存。因为不再只以水果为生,所以活动范围更广,可以离开森林。

那时,他们可以用两条腿站立,但他们不能直立行走。但是它们必须在地面上寻找食物,它们必须依靠长长的前肢和灵活的手状爪子来寻找食物。这样,你只能用后腿走路。经过几代的进化,后肢变得更长更强壮,体型也几乎变成了人类。他们不再是猿,而是猿。

类人猿一直用棍子、石头和其他东西寻找食物。比如他们会用木棍挖植物的块茎,用石头砸坚果,用这些东西来修补自己的洞穴。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言逐渐形成。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大脑越来越发达,直到具备了思维的物质结构和功能。到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完全是自然人了。

可见,生物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适应环境而进化发展的。人是动物为了生存而进化出来的最高级的生命形式。

根据上述理论,关于人类的起源应该得出以下结论:

1.类人猿出生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人类诞生的地方应该在亚热带和温带。猿是一些喜欢吃水果的动物在征服果树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古代,热带地区应该是果树最多的地方,最适合它们进化。所以生活在树林里的猴子有着最接近人类的头部特征,尤其是嘴巴,不长,也不那么突出。因为在树上,你不用伸出嘴去找食物,而是要完全靠你的“手”往嘴里送。生活在森林很少的地方的猴子有突出的嘴,爪子和用来寻找食物的嘴。生活在森林较少的猴子的头部特征和躯干与狗非常相似。这是因为,在类人猿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进化结果。但它们的祖先都是把树干放在树干上吃水果的狗一样的动物。这些留在树林里的动物逐渐征服了果树,变成了猴子。有的可能是因为爬树太难,半途而废,或者被同类擅长爬树的人赶出来,不得不停止坚持以水果为主食。你可以去动物园,仔细看看不同名字的猴子。有的嘴巴长,脑袋像狗,生活区域一定是树林少的地方。脸接近人的人一定喜欢爬树。

也就是说,有一些从一级动物到高级动物的过渡动物。他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地球上。它是物种进化的活化石。他们属于下层,但和普通的下层有明显的区别。他们没有继续进化,是因为中途离开了可以进化的环境,或者是按照以前的方式生存了下来。进化成猴子的动物,因为喜欢吃水果,所以努力征服果树。进步很快,他们可以爬树吃水果,迈出了向猴子进化的最重要一步。进步慢的觉得爬树太难,可能会被爬树好的同类欺负,渐渐不爬树了。

现在最接近人类的大猩猩也属于这种过渡类型。但他们的祖先并不是最强大的,只是相对弱小。技能最好的是现在的普通猴子。猴子数量增加后,竞争越来越激烈,较弱的被赶出到树林少的地方。果树很少,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以水果为生。我们必须在地上找到食物。因此,在地面上移动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它们的嘴变得很短,不能用嘴找食物。它们只能用手一样的爪子站起来,却不能完全直立行走,形成了现在大猩猩的样子。一些大猩猩扩散到了温带,渐渐地它们不能只靠水果生存,还吃植物块茎,甚至捕捉小动物。渐渐地,他们完全用下肢行走,并开始使用棍棒和石头等工具。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他们开始有了洞穴。他们已经是早期人类了。

2.人类起源的区域必须是具有亚热带和温带的陆地区域。根据类人猿向成年迁移的过程,只有那些亚热带和温带的陆地区域才具备生成人类的自然条件。任何具备这种条件的地区都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这样的区域,那么人类的起源也是一样的。如果地球上有不止一个这样的区域,那么人类就有多个起源。

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时期一定是在地球表面基本稳定之后,也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之后,相当于现在地球上的样子。东亚、中亚、东欧、非洲都是既有热带、亚热带又有温带的陆地区域,所以这些区域应该都是人类起源的地方。我们应该仔细研究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猴子、大猩猩的活动区域,借助考古学和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时间表,来确定人类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