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民族关系密切相关,两者互为条件、互动互补。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两个基本事实: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1亿,达到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2.第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一半国家的稳定对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没有民族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谈论改革、发展和稳定只能是一句空话,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实现这两者的和谐,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关系的和谐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和民族内部的和谐。我们讲人民团结、领土完整、民族团结,都是以各民族团结为前提的。没有各民族的团结,我们的国家就会陷入动乱和分裂,中国就不是中国。2.应该看到,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1.第一,中国民族团结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历史以来,各民族友好交往,政治上看重和谐,彼此修复;经济上交换所需商品并相互影响;文化上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由此,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强大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2.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和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得到更好发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离不开彼此,这种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日益增强,对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认同和追求日益增强。* * *携手共进、共同繁荣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激励着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以上是对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条件的一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