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镇平民俗
旧习俗。进入腊月,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正式开始过年。除夕夜吃晚饭前,每家每户都要把屋子、院子、屋前屋后打扫干净,整理好,贴上红对联(黄色或绿色对联,给服丧的人用)、门神、窗花等。,并在大门、卧室、灶台、畜圈贴上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开始点蜡烛,烧香,放鞭炮,祭祀祖先。之后,全家人聚在一张桌子前吃团圆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团年饭。到了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俗称坐年根。同时,全家人要依次洗澡、换衣服、包饺子,为过年做准备。到了午夜时分(相当于今天23: 00时1点),数以千计的鞭炮齐鸣,寓意用星星迎接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跪拜。据说财神会先到鞭炮响的房子。然后,是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也给孩子提前准备好的压岁钱。与家人分离的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地互相拜年,彻夜不眠,直到第一天的早上。
从初一到初十,安康人还有看天气预测五谷牲畜兴旺的习俗。据传说,天气每天都有预报。即第一天看鸡,第二天看狗,第三天看羊,第四天看猪,第五天看牛,第六天看马,第七天看人,第八天看谷(庄稼),第九天看果(果树),第十天看菜。众所周知,春节初十是晴天,丰年是欢乐祥和的,春节初十是阴天,米贵如金。
端午节和赛龙舟。端午节,俗称龙舟节,是一年三大节日之一。相传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民间习俗,用以祭祀楚国的三闾大夫和爱国诗人屈原。大概与屈原《楚辞》中描写的湘楚风俗有关,也与湖广移民在安康的传播和影响有关。端阳节的南方习俗在安康人中间特别浓厚,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节前几天,安康城乡的大街小巷卖起了各式香囊、花包肚、雄黄、香面、皮蛋,竹笋、蓼草、芦苇叶、马兰草、棕叶(用来扎粽子)、糯米、大枣、红豆也陆续上市,满街都是香味。节日的早晨,人们争先恐后地早起,到河边池塘、堰渠、坡沟拔菖蒲,采摘艾叶、车前草、艾草等。都说这年头,各种草药都是药,尤其是带露水的最强。传说菖蒲用屈原的宝剑制成,插在门上可以辟邪避疫,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上插艾叶和菖蒲。今天早上,孩子们会收到由中草药如甘松、白芷、川芎和当归制成的香囊。人们吃粽子,吃鸡蛋,喝雄黄酒,把雄黄酒抹在每个人的耳朵和鼻孔上,可以辟邪,驱除五毒。
端阳节也是安康一项重大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安康汉江沿岸各县每年必办的大型活动。各地的龙舟都有固定的颜色。比如安康市的六条真龙船,分四种颜色:金川街水西门寺、镇江寺的五条庙是金龙,中都台、中和街的红龙,小桃园的白龙,石堤街的蓝龙。比赛中临时装饰的八艘假龙船也分为三种颜色:许佳尧、七里沟、唐涛湾红龙、东四王庙、老君关、石梯铺黄龙、青山套青龙。再比如白河县,上河街是黄龙,横街口是红龙,下河街是白龙,另一边湖北郧西的大王沟、老关庙是黄龙,白石滩是青龙。每当端阳龙船实际渡河时,百船争流,船飞如箭,鼓声震天,浪花飞溅;两岸人山人海,观众如潮。特别是近几年在安康举办的端午节,更是将安康古老的龙舟赛推向了高潮,每年前来观赏安康独特龙舟文化的外宾络绎不绝。
6月6日和干燥箱。6月6日不是假期,但由于6月已经是盛夏季节,天气还比较干燥,进入高温季节,人们就借此机会翻箱倒柜,把自己的衣服,尤其是一些绸缎、皮草之类的东西,暴露一次,以防受潮、生虫。6月6日晒丝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这一天,农村要把家里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晾晒一天,也有防霉、防虫、护粮的作用。在一些地方,人们在这一天要喝滑石和甘草糖冷水,可以清热泻火,防止中暑,降温。在农村,他们要在这一天把牛拉到河边给它们洗澡,因为牛也有清热解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