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的历史沿革
金浦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位于潮阳市西南部,东临文光街道办事处,西接和平镇,南接连江,北接河西镇。地理位置优越。324国道贯穿全境,长约7公里。区内主干道基本实现了水泥化,分布有序,四通八达,主要路段全部安装了路灯,交通便捷顺畅。面积44.14平方公里。民国初年,废都是一个区,属于朝阳县第一区。1956成立金浦乡,1958并入赤潮公社。1959,金浦公社拆迁,1983改区,1986建镇。1994 165438+10月纳入朝阳市,镇上设立金浦街道办事处。辖南门、寨外、梅西、梅冬、大沟五个居委会和村委会。三宝居委会办公室。属于半丘陵平原区。有堤防12.3km,水库3座。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花生、甘蔗、大豆和香蕉。在1971年,龟头周围的海滩有426.7公顷是良田。鱼塘52公顷,是淡水鱼的主要产地。工业副业以红薯加工业闻名,生产的“白雪土豆粉”远销国内外市场。建筑业繁荣,有30多个施工队。有砖瓦厂、贝窑、抽纱厂等企业80余家。名胜古迹有双髻山“龙头围青”和双髻寺,是中共潮汕特委和潮阳、惠来两县革命根据地之一1926-1945。朝阳金浦,宋代至明代称为“神浦”,因近湾深不见底,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