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模式的形成和演变(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和引用)

(一)东莞模式的概念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东与惠州接壤。北与广州隔东江相望;西与番禺隔海相望;南与深圳相连。毗邻港澳,位于广州与香港经济走廊之间。北距广州59公里,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该市建于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革开放的先驱。

东莞于1985年由县设立,1988年升级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6438+01000人。截至2009年,全市共有海外侨胞近30万人,港澳同胞85万余人,是著名的侨乡。

所谓“东莞模式”基本包括:土地由东莞提供,可能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廉价劳动力由中国四川、湖南等省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由外资提供,包括购销渠道。上述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东莞模式。东莞模式的核心是“三个外部因素”。第一,外资占主导地位,即大部分企业都是外商投资的,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不管是中外合资还是合作,比如台资聚集就是一大特色。第二是外向。即两头在外,主要零部件从国外进口,产品主要销往国外。第三种是手术植入。也就是整个制造系统都是从外部直接移植过来的。东莞只提供土地或厂房,组织廉价劳动力。

(二)东莞模式的形成和演变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其经济发展路径与珠三角地区的深圳、顺德、南海等地略有不同。东莞经济腾飞初期,外资企业是主角,尤其是港资企业和台资企业,本土民营企业只是配角。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东莞本土民营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发展迅速,与外资企业平分秋色,共同创造了东莞的奇迹。

1,筑巢引凤,借鸡生蛋。

(1)港资北上。

20世纪50-70年代,香港利用当时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产业转移趋势,迅速建立起以纺织、服务、玩具、钟表、鞋、五金、塑料、电子等为主的轻工业制造体系。到1986左右,这个制造体系在香港达到顶峰,创造了622亿德国元的总产值,雇佣了近90万人,占香港GDP的比重。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本地出口加工业处于不堪重负的境地,陷入了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困境。当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毗邻香港的广东珠三角地区成为开放前沿,一江之隔的深圳是一大经济特区。于是整个80年代,香港的加工厂北上深圳,迅速遍布深圳关外内外,其中一部分更进一步,进入东莞。

从1992到1993,深圳决定启动第二次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再欢迎“三供一补”的加工产业,大量出口加工厂被驱赶到毗邻深圳的东莞。据统计,从65438年到0999年,香港公司在内地有5万家工厂,雇佣了500万人,其中超过70%集中在深圳和东莞。

(2)台资西迁

台湾省的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最初是类似于香港的出口加工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包括信息产业、家用电器发电和配电机械、电子元器件等。在台湾省,这一产业在2001左右达到顶峰,工业总产值为747亿美元,占台湾省制造业总产值的31%。

到了90年代,台湾省当地的电子加工业也面临着劳动力工资上涨、土地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的困境。台湾人借鉴香港人的经验,纷纷将工厂迁至中国大陆,寻找成本更低的制造业洼地。1998前后,台湾省台式电脑元器件和电子元件工厂向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3)政府筑巢引凤

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核心区,打开了外资进入中国的大门,使得港台省的产业资本进入东莞成为可能。而且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采取了足够的放权措施,将大部分吸引外资的审查政策下放到各个地级市,让各地因地制宜发展。

东莞也可以制定本地的小政策来吸引外资。事实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莞市政府为吸引港台省内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本地政策环境,使得东莞不仅是成本洼地,更是外资的政策洼地。东莞市政府还采取简政放权的原则,实行简政放权,将各类审批权力分解下放给30多个镇村,使所有镇村都获得了发展权,充分调动了各级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形成了村村通、处处冒烟、遍地开花、大发展的局面。这使得港企和台商投资的时间成本和土地成本降到最低。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1000多家工厂遍布东莞的各个乡镇,大大小小数千个工业区分布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各条道路沿线。

(4)两个例子

下面我们从相关媒体中摘录两个例子来说明所谓东莞模式的形成。

太平手袋厂的诞生

1978 7月15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央发文规定,广东、福建等省可以试点进行“三供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10天后,香港美孚手袋厂老板张在广东省轻工业局的带领下来到东莞虎门。

全程参与谈判的唐治平回忆,“正好省轻工业的一个领导是东莞虎门的,就带过来了。”当时,唐治平是太平镇(后并入虎门镇)服装厂的供销科长。

7月31日,张给了他们一个黑色的时尚包,问他们能不能做出来。

当时太平制衣厂的老工人通宵加班,拆包,按原料手工制作。张对仿制的时装包非常满意,决定在这里生产。当时香港正处于劳工危机,张的工厂难以为继。

太平手袋厂总经理说,正是那个通宵加班的人,让张觉得他们是一群能干的人。"他想要的是尽快交货。"。张在太平镇投资建了一个50人的工厂,生产手袋。他投资机器,生产原材料,负责销售。太平服装厂只负责生产,变成了手袋厂。

三个月后,张关闭了香港的200人工厂,300台机器全部拉到虎门,专做“三来一补”企业。

唐治平介绍,当时中央的精神是引进外资,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解决温饱问题。当时是劳动密集型,太平手袋厂达到了这个效果。工厂发展了一年后,因为太平镇本地人少,就去江西九江招工,一年招200人。

张是第一个到内地投资的港商,他有魄力,有眼光。唐治平说,当时香港人对内地有抵触情绪,“他们都害怕自己的企业将来被没收”。张成功之后,很多香港人都来参观。“很多人都来看能不能做。”

张带来的不仅仅是投资,还有新的管理模式和厂房。为了提高产量,张要求在香港实行按劳付酬的分配模式。

在太平手袋厂,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账的,工资结算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些工作量来算的。第一个月过后,工人们支付的工资在方圆引起了轰动。

当时工人的工资只有24元,而太平手袋厂每个人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超过了100元,有的人甚至达到了200元。

唐治平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工厂的工人人数达到了500人。很多当地人挤在门口,“找后门,进厂”。有人在扛鸡蛋,鸡鸭鹅在家门口堵着,要求去厂里打工。

太平手袋厂原来的车间是太平竹厂的旧楼,只有两层,一年后建了三个车间。当时内地多使用15瓦白炽灯。张来了之后,要求换成一体式日光灯,工厂经常通宵赶工,跟白天一样。

张在大陆的生意逐渐壮大,同时开始在中山、南海等地生产旅行箱。三年后,张与太平手袋厂的合作合同到期,厂房和机器转移到内地。“张离开后,我们看到了商机,开始自己加工手袋,”说。太平手袋厂也从“三供一补”变成了饲料加工企业。

“目前东莞自然有很多这样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唐治平看来,太平手袋厂的模式是整个东莞企业的缩影,从来料加工到来料加工,从出口到内销。①

三角洲电子西迁

90年代初,台达转战大陆的最初动力是大量订单与劳动力资源短缺的矛盾。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台湾省人力资源相当匮乏,订单下了,货送不出去,企业很难扩大生产。

曾1992第一次去中国大陆东关,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地价和人工成本都很低。当时台达支付给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在350元人民币左右,在大陆算是比较高的了,而台湾省工厂的平均工资是这里的7倍。此外,东莞政府在土地上给予了很多优惠,这使得东莞在当时具有吸引力。于是曾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台达的东莞工厂提前扩容到3000人,比当时管理的台湾省工厂规模扩大了一倍多。

虽然要实现产业配套需要从台湾省转移大量设备到东莞,运输成本增加了很多费用,但利润率仍然达到15%,而台湾省同样生产的利润率只有10%,大陆低制造成本优势明显。

因此,台电在投资的第二年,就决定在东莞建厂,计划产值4亿新台币,是当时台达台湾省电厂的4倍。

在内地低成本优势的刺激下,台达电子开始在东莞快速扩张。

1994下半年,台达东莞一厂16000平米厂房建成,在动力设备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风机产品线。1996年底,台达东莞工厂建成投产,而1997年,台达在东莞的产能扩张达到顶峰,一年内分别建成三家、四家和五家工厂,涵盖电源、通讯产品元器件、网络和无线传输产品。

随着台达和更多IT企业在当地的扩张,围绕其诞生的核心产业配套产业集群逐渐形成。据东莞相关部门介绍,由于台达电子的落户,石碣镇周边已经形成了一条规模较大的五金产业链。这里的工厂生产的螺丝和散热片大部分都是直接供应给台达电子的。①

2.当地私营企业的发展

(1)开始做配角。

如前所述,东莞是一座由外资企业打造的新城市。作为内生经济的本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为外资企业提供支持,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东莞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县,没有工业基础,民营经济发展比较薄弱。当地私营企业多为个体工商户。改革开放后,在以“三供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外资企业带动下,东莞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加工车间为主要形式的民营企业,为外资企业加工零部件或半成品。当时进入东莞的外资企业大多属于轻工制造,如电子、服装、五金、制鞋、毛纺、家具、玩具等。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增多,东莞这个在农业大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城市已经无法承担服务功能,客观上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自身发展或通过村集体土地流转完成原始积累的农民抓住了这一机遇,自发地兴办起了商业、餐饮、宾馆、娱乐、物流等。这可以算是东莞民营经济的第一次高潮,第一次转型。

(2)转变观念,争当主角。

与外资企业的发展相比,东莞民营企业的发展相对落后。除了历史基础薄弱之外,各级政府的发展理念与民众观念的偏差也是重要原因。据东莞市民营经济发展协调办公室主任彭日东在接受东莞日报采访时介绍,改革开放之初,东莞政府最重要的就是招商引资。各级政府对港澳台地区和海外投资者非常热情。如果有好项目,政府总是一路开绿灯,对外经济是东莞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东莞的民营经济待遇要差很多。项目难,贷款难,证书难,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少。那些年,东莞民营经济在夹缝中生存,处境十分艰难。①

受政府发展理念的影响,东莞人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缺乏信心。很多企业主明明是东莞人,却想尽办法在镜外注册公司,然后回来发展,成为“外商”。因为当时外资企业在东莞投资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所以这些人就想方设法冒充外资企业。

进入新世纪后,一方面,东莞外资企业发展依然强劲,但吸引外资的“政策洼地”和“成本洼地”优势逐渐丧失,不少外资企业在内地寻求新的投资空间,进一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膨胀,城市服务功能短板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迫使东莞市政府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

2001年5月,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网两区三牌”的战略思路,其中“三牌指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这意味着民营经济首次与外资经济享有同等程度的重视。

同年,5438年6月+10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放宽民营企业在经营领域、人才引进、进出口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决定在财税政策、融资渠道、行政服务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支持。

2006年4月,东莞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将“两自”企业纳入市财政重点支持名单,支持民营企业量力而行,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在上述有利因素的带动下,东莞迎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第一,民营经济有三个突破:2007年,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超过4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三分之一,真正实现“三分之一天下有其一”。非公经济税收在前11个月已占全市税收的40%。①

二是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镇村。其中,虎门镇拥有民营服装生产企业600多家,服装布料市场22个,是“中国女装名镇”。大朗镇有1,000多家民营纺织企业。4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还占有国内25%的市场份额,是“中国羊毛衫名镇”。此外,昌平的物流,长安的五金,清溪和石龙在新城的电子、会展、旅游都各有特色,优势明显。

第三,建立了一批高科技私营企业。目前,东莞共有市级以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其中省级206家,省级98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近一半。东莞民营科技企业创造了“中国名牌产品”6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广东名牌产品”40个、“广东省著名商标”3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