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82个老旧小区集中改造,看看有没有你的家。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省城经三路85号。公布的282个老旧小区名单显示,该建筑建于建国前,年久失修。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将提供准物业服务。
282个老旧小区改造分为四个层次,包括完善治安防控和消防设施、清理违章和完备环卫设施、完善小区环境设施和立面改造、改造基础配套设施和弱电线路。其中,历下区改造项目和户数最多,包括棋盘社区等87个项目。市中心有46个项目,包括省委某宿舍、临湘南街小区等。历城区有吉岗新村等29个项目。淮阴区有匡山小区等27个项目;天桥区有22个项目,包括北村东、西小区;章丘、长清、济阳、平阴项目数分别为20个、7个、5个、39个。整改时间从今年4月持续到165438+10月30日。
省会肖伟二路54号小区,建成于1955,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
小纬二路54号小区一栋楼的楼道又脏又旧。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一时之功,不仅要管好,更重要的是如何长期“管住”。据悉,该小区改造完成后,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落实相关部门在社区管理中的责任,建立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的社区综合管理机制,通过聘请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为居民提供以保洁和秩序维护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物业服务或准物业服务,努力将老旧小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护得当、群众满意的美好社区。
考核结果将与奖励和补偿资金挂钩。
为确保济南市旧住宅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市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各县区旧住宅区改造工作的调度、督导和考核制度,定期对各县区旧住宅区的规划、任务落实和改造进度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值得注意的是,年度考核结果将与市财政拨付各县区的奖励资金挂钩,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
282个老旧小区详细名单,可扫码关注本报官方微信,回复“老旧小区”。
记者访问
最古老的社区历史已超过70年。
临街的二层小楼已经废弃,成了危房。
昨天,记者走访了这两个上榜楼龄最长的小区,都位于大观园附近。其中一个院落建于建国前,现已成为危楼。
经三路85号:只住一家。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经三路85号。根据整修清单,该建筑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据调查,目前有4户。从外面看,这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院子中央的两扇木门没有上锁,用铁链锁着。院子的墙上有九个窗户,都已经封上了,有的窗户破了。其中一扇窗户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院内出售比熊犬”。
记者敲门后,一位女士出来开门。通过聊天,记者了解到,这位王姓女士暂时住在这里,院子里原来的住户早已搬走。“我听老人说,这房子是日本人建的。最早是国民党的办公室,后来变成了公安部门的产权。”王女士说,这是她姑婆的房子。原来院子里住着十几户人家。现在只有她和丈夫偶尔来住。
王女士的丈夫杨先生说,他是1978来济南的,最早就住在这个院子里。“我在这个院子里住了三年。那时候还是很好的,十几户人家住在里面。院子里有一口井,可以自己打水。地下还有一个防空洞,可以存放一些水果和食物,但是已经封了很多年了。”
记者进入医院后看到,临街的两层小楼已经废弃,成了危房。院子里有几间平房。王女士刚摘了一些院子里种的丝瓜,准备做晚饭。“我们自己没有房子,一家人住在天河新居的廉租房里。”王女士说,她是一名退休工人。她的丈夫十年前心脏病发作,此后一直没有工作。因为丈夫看病花费大,她就在业余时间收集一些废品,放在这个小院子里,通过卖一些废旧家具和废铁来增加收入。
小纬二路54号:房龄60年以上,大部分房屋已装修。
肖伟二路54号是一个住宅区,建于1955。目前小区有两栋楼,南楼是四层楼,北楼是三层楼。改造清单显示,这里住着33户人家。小区北楼挂着一个门牌号,写着“省管统管房,1956”。
虽然房龄已经60多年了,但小区里的两栋楼看起来并没有那么老,反而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从门面上看,很多居民都进行了装修,换上了新窗户,还有人自己安装了防盗门。南楼入口处还安装了一个单元门。
小区里停着一些车。与其他老旧小区的杂乱不同,小区内的空地上没有任何杂物,地面上有施工的痕迹。临近傍晚,很多人开始陆续回家吃饭。
他们大多数是租房者
希望改造后能加门禁。
家住南楼的韩女士告诉记者,3年前,她在这里买了一楼的房子,经营一家中医诊所。“我和妻子专门研究中医。过去,我们的诊所位于吴京路以北,我们在那里租了八年的房子。后来那套房子卖给了一个单位,我们没有租出去,就买了下来。这里的房子。”韩女士说,这个小区基本都有居民住,但基本没有原业主。
小区其他居民告诉记者,几天前,小区已经开始拆迁,居民搭建的车库、棚屋已经被拆除。但目前小区里停的车并不是小区居民的车,更多的是外来车辆,占用了小区很多空地。希望小区改造完成后,能增加门禁,保证小区居民停车。(来源:山东商报)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8-18。请以目前实际购房政策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楼盘信息、楼盘详情、购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综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