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氏家族与渭南方志

?南氏家族与渭南方志

中国编纂地方志的传统由来已久,历代都非常重视。明代地方志的编写几乎遍及各省、州、县,每隔几年重修一次已成惯例。

明代,中央和地方都非常重视地方志的搜集和编纂,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地方志。与宋元时期编纂的地方志相比,明代地方志的数量和种类有所增加,记载的范围有所扩大,并出现了实例。按照行政级别的不同,全国的地方志称为统一志,省级的称为总志。省级以下有州志、府志、县志、镇志、村志等。地方志多以疆域、建制、山川、名胜、水利、财产、赋税、官员、人物、风俗、文艺等项目记载。它们是介绍该地区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著作,堪称该地区的百科全书。据初步统计,明代地方志近1000种,其中嘉靖、万历两朝最多,各有300多种。全国通志的编纂和修订必须以地方志为基础,各州、地、县编纂和修订地方志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自明代以来,渭南县已编志八次。其中明代三改,清代五改,最早是明嘉道二十年(1541),最晚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民国时期,光绪十八年,二十一年(1932)五月才改。这八部县志真实地记录了该县的历史沿革、山川地理、风俗习惯、文化遗产、自然灾害等史料。,而且编纂体例也越来越细化。

?其中,《明史》的三次修订,凝聚了渭南南氏家族的心血和智慧。

?《渭南县第一县志》是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南大基所撰,定名为《渭南志》。这本书没有印刷,只以手稿流传下来。现在只在上海图书馆。在此之前,《渭南县志》原本失传,但究竟是何人所撰,由何人所撰,不得而知,所以《南大集》这部志被称为《渭南县志》第一部。这本县志原是南妲己之父南瑾(父未央)所撰。南瑾花了三年,死而无果。临终前,他含泪将未竟事业托付给长子南大基。南大基任绍兴知府时,忙得顾不上。嘉靖五年(1526),南大基被罢官,回乡在莱西书院(今六谷泉旧址)讲学。嘉靖二十年(1541),陕西普遍编志,渭南知府新请南大基撰写渭南志。南大基在父亲手稿的基础上,与弟子们一起,于当年3月编纂完成。南大基学生、河南金都总督李宗淑作序。这部编年史上至秦汉,下至嘉靖18 (1540)。有二卷(上下)、四卷(易地、官员、教师、户口、选举、特例)、五卷(封城、建筑、风土、祀祠)、七卷(官职、迁宅、人物、妇女、杂注、传记)。共18卷,21篇。李宗淑称之为“真录”,在南大集被誉为“才子好史”。渭南县第一部地方志,凝聚了第二代南晋南大基父子的心血。

第二部《渭南县志》是南大基的侄子南轩于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所作,称为《渭南续志》。但是已经没有了。南大基死后,他的弟弟去了南丰基,决心续写渭南编年史,但因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便委托儿子兼山东布政司参与南宣。南宣忙于政务,无暇开工。直到20多年后,致仕回到家乡,知县张世龙让他开始拍续集,也没有完成。万历十五年(1587),崔邦良任渭南知府,县饥民贫。崔忙得顾不上灾情。两年丰收后,崔邀南轩继续求学。万历十八年(1590),南宣编《续渭南县志》。南宣在序中说“天下之父,立志之时,尝之”,并描述未央父论之意,以便后为君子。是后来的父亲(南大基)写的随笔。20多年后,第一位医生渴望继续这个故事,并照顾他的晚年。盖尝而慨叹,肆无忌惮。”最后,万历18,继承了家族的野心,完成了《续渭南县志》。山西巡检司副使薛腾蛟、南京吏部尚书孙伟、崔邦良、南宣本人均为其作序。这部续集多方寻找,至今未见。按现存顺序分为12卷,包括封地、编制、神社、饮食、官师、人物、选表。其中“粮货”是专门备案的,土地税是有记载的。崔邦亮称赞他“朴实、有素质、有散文,信仰充分阐明了父亲的事业”,称赞南二博士有志气。总之,他们树起了一面旗帜,为过去和现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孙曰:“公蚤学汉文秘书,学历史,故能留于世,不必学前。”他还称赞其“公穷极智,用图不坏好史。“之后会有为大众服务的志向……”。不难看出,这部续集包含了南津、南大基、南风纪、南轩对故土的深情。

渭南第三部《方志诚》是南宣之子南世忠于明天启元年(1621)所作,名为《更新渭南县志》。目前只有北京图书馆有藏书。南宣写完《续渭南县志》后,对三子南世忠说,三十年后,时代最不同,要续《渭南县志》。当年知县找作家,肯定会选你。南世忠答应父亲继续学业。万历二十三年(1595),南师大进士。做官后到南京礼部尚书,被诬告罢官。万历四十六岁(1618),知县杨请他继续研究《渭南志》。尽管南世忠答应了,他还是病了几个月,不久杨就搬到了御史府,离开了魏国。知县姬旭一到,就让石忠写年谱,说“志也是公家的事”。最后,天启元年(1621)二月至八月,由南世忠主笔,“穿越岩谷,拜访长辈,探质异同”,完成《更新渭南县志》。姬旭、南世忠、南京户部尚书南钟奇(南大吉之孙,世忠之堂兄)、光禄邵青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有条不紊。这部编年史共65,438+06卷,包括封域、设立、追悼、食货、官师(2)、人物(5)、节日、选举、迁址、编年史、艺术等记录。参考前两则记载,钟取长补短,分别处理,写出了当时较为完整的新体例,并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资金管理的作用。“有焚理者,可据事实,而著书者也”,以及“建碑文者,与祭祀、风化有关者,而著书者也。”这一版的更新渭南县记录和插图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比前两个记录。许称赞说:“借风者,思之大功也。打磨老编辑的16,打造新观众的14,也是一个例子。太史公是一个意志很深的人,善于修古,善于修史。其功德应在志之末。”南京户部尚书大吉之孙南七中在《更新渭南志》的序言中,甚至讲述了《渭南志》与南氏家族的渊源,展现了一代名门望族对地方教育的贡献。

据一《清顺治年间渭南县志传》所载,该志与钟编志同时,但已无处可寻,可能已失传。

经过明代南氏四代人的努力编纂和不断完善,《渭南方志》第四部形成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知县迁——上固县原彝族人李撰写《渭南县志续增》和第五部,清雍正十年(1732),张。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渭南县志》为渭南知县王奕程所撰,第七卷《渭南县志》为清道光八年(1828)何更生所撰。第八部分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焦所撰《渭南县志续编》。

新编《渭南县志》出版于1987,是该县志编纂史上的第九部。

姬旭在南史中撰写的《更新渭南县志》序中说:“夫治重于经,教重于宏发。不允许的是回望过去,法律要适民,才会安全。”.....明道学,就是心,让官员老师为之以身作则,让父兄为之学习,让子侄为之学习。为人正直,知识渊博,教化,风俗优美,是牧羊人的责任。借风者,大有作为。“他称赞地方志对政治教育和民俗形成的巨大作用,也称赞好的历史会与地方志共存!

一部渭南地方志,展现了南氏家族四世同堂教育百姓的志向,饱含了对家乡、对国家的亲情,也展现了南氏家族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