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棒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到1875年左右,山西遭遇饥荒,一个专业的戏曲班“十万班”来到鲁西南,在菏泽、运城等地演出了一年多。于是,一些地方便聘请山西专业艺术家授课,潘便是第一位被聘请为教师的山西艺术家。
潘教授的这种梆子调,来源于陕西上党梆子,或上党宫调、泽州调。先后在郓城刘口、范庄、郭屯、于淼、张集等地正式收徒。
潘教的梆子腔和地方戏曲很像。两地艺人取长补短,成为知音,使南凉山地方戏融合了山西上党地区地方戏和梆子戏的长处,发展成为活跃在鲁西南的独特地方戏——凉山梆子。
后来,前几代艺人在演唱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地方戏的精华,融合了一些民间小调风格,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当时因为剧中使用的乐器都是枣木做的,所以该剧正式命名为《梁山枣棒》。
第一批枣树艺人有珠帘、史文秀、范武扎、庞、侯,组成了郓城县第一个专业枣树剧团,取名“一生班”。
自清光绪年间第一个枣社“艺生班”成立以来,运城、鄄城、巨野等一些地方的人们就自动聘请老师学习艺术,组织班级。后来,全区先后在郓城县设立了吕公堂、唐店、范庄、于淼、鄄城苏楼等班。
这些班培养了许多艺术家,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女演员,如丹娇吴,艺名“小板子”,红脸范子睿,艺名“大鸡”,红脸范新贤,艺名“范三”,鼓手,黑脸王,艺名“大金鸽”,梅新河,艺名“小明”。
艺术家吴不仅演唱传统剧目,还自编自导了许多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剧目,共计300多部。吴最初以卖艺为生,但一直追求艺术的创新和完美。多年的街头卖艺生涯让他在唱功和表演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后来,吴在五庙创办了皂梆戏校,先后招收了、梁山、郓城等地的学生40余人,其中有金兴玉、孙、王、何构、如音、张、、马灯、李作良等。
在吴的精心培养下,这些学生后来成了地方剧团的台柱。还成功排练了《踏仙桥》《蝴蝶杯》等精彩剧目。一年四季,他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巡回演出,几乎每天都上演,受到各地人民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从此,枣走出家门,流传到鲁西南、河北、河南等地。
皂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