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意味着什么?

考试:将某地区各学校毕业生聚集在一起,进行统一命题考试。

1.官员政绩综合考核。

2.学生毕业时,除了在学校参加毕业考试外,还将与其他学校毕业生一起参加由教育行政机关主办的考试,称为统考。

资料来源:HKCEE

宋朱编《曲艺旧闻》卷十:“东坡指其(李芝芳)功德,不宜小,不如赏。东坡的回复是他对朝说话,所以请把多年辛苦换来的钱给朝官作为直赏,不要听。后吏部移至东坡应试。”东坡自称曾答应直,却不肯报死讯。"

鲁迅《准逸事谈与知识过剩》:“我们要用一种‘严格’的考试制度,像一把铁扫帚——刷、刷、刷,把大多数有知识的青年刷回‘民间’。”

邹韬奋《学生激励救国之弊》:“考试是继科举之后的一种陋习,流弊甚多,应加以反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考试介绍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单一高考偏向“双重任务”的高中教育,高中教学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高考失利的高中毕业生被视为“失败者”。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现象,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决定改革考试制度,建立高中毕业考试制度,将能力考试与选拔考试分开。1990 6月6日,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实施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制度的意见》。从此,一种新的考试制度诞生了。中考成绩开始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招飞、征兵、参军文化成绩的依据。

中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性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实施明确区分了高考和高中毕业,既保证了高中教学质量,又保证了向高校招生输送合格新生,在全国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中考试

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制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的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基本原理

坚持综合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学习,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发展学业兴趣和个性。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提高教学,服务高校选拔学生,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考试说明

(1)HKCEE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各地区科目不统一)。外语可以考英语,日语,俄语等等。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150,其他科目满分100。考试成绩呈现为“合格/不合格”,等级和分数。不合格考生比例不超过当前科目考生总数的2%,其他考生成绩视为合格。其他科目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年级人数比例为:A级15%,B级30%,C级30%,D、E级(含0,下同)合计25%。e级不合格。

(二)考试时间和科目安排

中考文化科目一年两次,第一次安排在1左右。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科目主要面向高二学生。第二次安排在6月份左右,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6个科目主要针对高二考生。不参加春季高考招生的考生,不得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科目资格考试;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考生总数的98%以上,可视为相应科目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