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平调的由来
1,大平调有考证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间。据弘治十一年(1498)《滑台重修明福寺碑》中记载,“以上布施,专用于佛塔修缮,一个为大梆子,一个为大弦子。”通过调查研究,确认流行于曹州(今菏泽市)的大平调是该剧种的三大流派之一,即“河东平”,指黄河以东的平调派。另两校为“东路平”,又称开州平,以开州(今濮阳)为中心;二是“西路平”,以华县为中心,又称华县平。明清以来,黄河南北出现了19大平调班社,社会上流传着“七东八西电影流浪,曹州有四班”的民歌。据艺人传说,曹州的四班是东明县南部的“三龟肚”,曹西安县的“袁家班”,菏泽县的“尤家班”和“天兴班”。道光清中期(约1830),在菏泽县建立了双升班,随后又在东明集县建立了耿发深班,在曹西安县建立了元火子班,在友宝田县建立了德胜班。
2.河北大平调是河北省汉族传统戏剧。它从山东和河南流入河北邯郸。清宣彤三年(1911),大明、威县出现“万和班”和“洪家班”。
3.民国三十六年(1947),大名县大平调剧团成立,由八个大平调业余剧团的主要成员组成。主要演员有杨希林(红脸)、杨希仁(小学生)、杨沫(包头)、杨福泰(红脸)、白(红脸)、(丑)、杨长庚(丹)、顾、、刘诗言(坏脸)、薛殿轩(丹)等人。剧目有《王借》、《上海滩》、《下山》、《隔帘相会》、《平平安安送饭》、《吕蒙正转发》、《空城计》、《三个书生》、《游昆山》、《洗衣》、《双头马》、《三只船》、《三匹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