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守信故事

1,晋文公退守增益城。

晋文公曾派兵围攻“原”地,临行前宣布三天攻不下城就立即撤军。三天后,看到对方已经没有食物了,短短一天就投降了;晋文公坚持撤军。他觉得信守对人民的承诺比占领这座城市更重要。结果,因为晋文公的诚实,他打动了对方,提出全城投降。

2.曾子杀猪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著名的思想家、懦夫,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非常重视修养和节操。有一次,妻子出差要去市场,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老婆不愿意带孩子,就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她会把家里的猪宰了煮肉,给你吃。”孩子一听,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市场了。这本来是给孩子们开的玩笑,但之后,曾参的妻子就忘了。没想到,曾参真的在家里杀了一头猪。

他的妻子看到曾参杀了猪,就说:“我从市场回来,才说要杀猪烧肉给他吃。怎么能当真呢?”

曾参说:“今天你欺骗孩子,玷污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和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食言,明天孩子就不再信任你了。看看这有多有害。"

3、韩信报恩。

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小时候和哥哥嫂子住在一起,靠剩饭剩菜过活。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努力学习,但他刻薄的小姨子还是很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灯油,没用。于是韩信只好露宿街头,饥肠辘辘。

一个给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妇人的真诚,韩信非常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

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埋了。”后来韩信成为名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记得那个帮助过他的老人。于是他找到老人,把他带到自己的宫殿,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4、皇甫表现值得信赖问责

皇甫吉是隋朝著名的大臣。他的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无力养家,就把他接回娘家。爷爷很爱皇甫,因为他聪明,没有爸爸。爷爷是个非常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孙子孙女。

私塾刚开办的时候,规定任何人无故不完成作业,就要根据家法重打二十板。有一天,早上下课后,皇甫吉和他的堂弟们躲在一个废弃的小房间里下棋。一个贪玩,不自觉忘记做早上老师留的作业。

第二天,爷爷严厉训斥了他们,按照规矩,大家把那二十块板子重新打了一遍。爷爷是看皇甫吉最小的,平时也很乖巧。再加上他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我把他叫到一边,和蔼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就不罚你了。但如果你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又怎么能成大事呢?”

然而,小皇甫却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同样的错误,耽误了作业。但我不能放纵自己,按照私垫的规矩,我又要挨打了。皇甫吉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答应爷爷,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则,我们将受到惩罚,否则我们将不会遵守我们的承诺。

你们都按规定受到了处罚,我也不例外。“后来皇甫在朝廷做了大官,但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承诺、勇于认错的品德却从未丢失,这也让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5.宋庆龄

宋庆龄从小就注重信守诺言的美德。他必须履行他的诺言,决不食言。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吃早饭,准备去朋友家做客。

萧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去这个叔叔家。我叔叔养的鸽子嘴巴尖尖的,鼻子红红的,眼睛又小又黑。它们非常漂亮!

大叔还说要给她一个。想到这些,萧庆龄很开心。她急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找出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准备和父亲宋耀如一起去舅舅家。

她刚跟着父母出了门,突然想到今天早上小珍要来和她一起学折花篮,于是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萧振和萧庆龄年龄差不多,所以相处得比较好。

父亲见萧庆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便问:“庆龄,你怎么在后面?你不想看鸽子吗?”

萧庆龄讲述了这个故事。父亲说:“不要紧,你明天可以去小珍家教她。”

她尴尬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到不到。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真再解释就是了。”

但萧庆龄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爸爸说,男人要守信用。如果明天我忘了见她,我可以道歉;但我现在想起来了,我得在家等她,不然我就不守信用了。”

宋瑶和他的女儿一样,非常高兴,所以他对其他孩子说:“庆铃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一个守信的孩子。”

父亲去朋友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这位叔叔还要求他的父亲为庆玲带回两只鸽子作为对她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