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吃了多少年了?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吃粽子的习俗延续了近2000年。

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相传公元前340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医生屈原面临亡国之痛。5月5日,他悲愤交加地把一块大石头扔进了古洛河。为了防止鱼虾损害他的身体,人们用竹筒把大米扔进河里。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人们会把大米装在竹筒里,扔到河里去祭奠。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粽子——“筒粽子”的由来。

用茭白叶(茭白叶)将小米包裹成角状,称为“角小米”;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除了糯米,还加入了中药益智仁作为制作粽子的原料,煮出来的粽子称为“益智粽子”。据周代岳阳地俗记载:“俗以叶包黍,……煮之,熟之,五月五日至夏至日。”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

宋代有一种“蜜饯粽子”,就是把水果放进粽子里。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这时也出现了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和木制车马的广告,说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时尚的。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