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

据史载,汉武帝高第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途经山东曲阜,“在太老庙拜见孔子”。所谓“太快”,是指用牛来祭祀(就是后来用牛、羊、貘作为“太快”),这是当时祭祀的最高标准。所以后儒家用这些东西来说事。然而“泰牢”虽高,也只是祭祀而已。西汉初年,上至文、景二代,都提倡“黄老之术”,但孔子和儒家思想尚未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们知道,当然后儒家也应该知道刘邦看不起儒生。刘邦也是最看不上儒生的人。他遇到儒生后,竟然脱帽撒尿,史书上有记载。

但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中国开始独尊儒术,也就是说当他到了统治地位的时候,皇帝们又想把孔子请回来。为什么?用他的理论来治国,本质上就是愚弄人民,建立专制制度。

自此蜀中博士与山东儒生一起,为刘邦设计了“君君,臣相”的朝臣,改变了以往朝廷“饮酒功德,拔剑撞柱”的混乱局面,朝觐时各种仪式完备严格。“臣恐从诸侯王拜”,刘邦曰:“吾今为天子也!”从此,刘邦不仅对儒生刮目相看,而且深深感受到儒家的纪律和伦理是如此的精致,天下的人都可以被他驯服和控制,他的专制行为也不再受契约的约束。世界上没有哪个皇帝不想当高阶指挥官的。所以他用最高规格的“太牢”祭祀来表达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敬意,刘邦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直到汉武帝时,大学者董仲舒极力主张“释孔家,抑百家”,说“凡不在六艺之科者,皆有其道,故不进”,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学从此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孔子也因此受到空前尊崇。

光靠孔子的灵魂欺骗人民是不够的,于是孔子被神化了,被后世儒家严重神化的舒威就这样产生了。纬书中编造了关于孔子的故事,荒诞离奇。除了孔子出生的事实,《纬书》说孔子出生的那一夜,“有两条黑龙从天而降,两个女神手持红雾在空中沐浴(母孔子)”;他还说孔子的母亲角色是“和小泽一起旅行,睡觉,梦见黑帝邀请自己。”。去吧,梦见性,说:‘你的乳房在空桑里。觉得迷茫,就生在空桑里。(按:“空桑”即曲阜,傅斯年有言:“曲阜地区为空桑之地”。)孔子成了他母亲与的“梦性”之子,那么他把他的父亲梁叔叔放在哪里呢?所以学者顾颉刚曾感叹,看了纬书中这些荒诞的话,“真的很伤人。痛的是孔子被冤枉了。他们把一个不讲怪力之乱的孔子浸到了怪力之乱的酱缸里。”

之后孔子的封号和头衔也多了起来——

西汉末年,王莽凭借孔子预言而大造舆论,为此王莽追称孔子为“赞其为公”。

北魏孝文帝封孔子为“文圣之父”。

唐初,国学建立孔庙,父(孔子)被宣布为“圣人”。唐玄宗时,孔子被追封为“文宣王”,孔子的后代被封为“文宣公”。

宋真宗称孔子为“宣”后又改为“至圣文”。宋仁宗将孔子的继承人命名为“盛宴公爵”——这个称号一直沿用到民国,直到第77代“盛宴公爵”孔德成。

到了元朝,孔子根本没有地位,儒家的被子被视为最低贱。元代民间有句谚语:“七匠八妓,九士十丐”。按照这种说法,儒生的地位可想而知。然而,当忽必烈到达元世祖时,为了推广“中国方法”和稳定其统治,他有意识地使用著名的儒家思想,并建造了孔庙,以示对孔子的尊重。在元武宗,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选之王”。孟子取名为“亚圣”,也是从元代开始的。从这段历史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不过是统治者用来欺骗人民的工具。

徐达是朱元璋推翻蒙古统治斗争中最亲密的战友。而朱元璋被敌人俘虏时,就是他的代理人。皇帝本人是来自中国中部安徽的农村孤儿。他在一座佛教寺庙里呆了几年,在那里他学会了阅读并接触到了儒家经典。他个子很高,鼻子又大又扁,打架,行为严肃紧张,让人一下子对他肃然起敬。几年后,朱元璋成为反抗元朝的一员。他与其他叛军首领最大的不同是,他不抢劫、不杀害平民,而是向学者求教。

朱元璋认为,他的抗元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大部分原因来自于他虔诚祈祷的山神和河神的保佑。他相信自己曾经是巫师的爷爷有能力说服水神下雨。所以不久之后,他即位,给新王朝冠上“明”(意为前途光明或照亮世界)的称号,就把自然神信仰确立为国教,地位在佛教和道教之上。但正因为他相信到处都有无处不在的神,无论是护城河、城墙还是河流,他也相信总有某个人或某个地方在暗算他。他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他坐在龙椅上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设置层层监视网,摸清下属底细,进行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个家庭都必须列出住在同一家庭的所有人的姓名、年龄和职业。相邻的住户被命令互相监督。

当朱元璋的权力逐渐上升时,他包括了大量的嫔妃,有的是蒙古人,有的是朝鲜人,成为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的父亲。马皇后只有四个孩子,尽管有传言说她不能生育,但她没有生下任何一个王子。她真的不是后来篡夺王位的王子朱迪的生母。据说朱迪是元朝末代皇帝的儿子。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当朱元璋进入蒙古首都时,他发现了一位年轻的公主,她是元顺帝的妃子。蒙古人可能在撤退的时候抛弃了她,或者干脆忘记了她的存在,把她留在了大都市。朱元璋收她为公主,她当时也从没说过自己怀孕了。当她生下朱迪时,朱元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事实上,朱迪可能是太祖的一个低级妾所生的早产儿。

这个不幸的意外是皇帝的耻辱,所以妃子被中国称为“穿铁裙”的酷刑。这位年轻女子曾因难产身体虚弱,穿着“铁裙子”在寒冷的室外无法动弹,最后死于风霜。

朱元璋为了下定决心建立一个正统的朝廷来克服自己出身卑微的问题,邀请了四位著名的儒生到南京,为这个没有经验的新革命政权服务,负责教育太子和朝廷官员各种礼仪。当时一座道观被临时改建成了一座小宫殿,官员们在这里学习宫廷礼仪,在扮演皇帝的测试员面前练习三天。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以太牢祭祀孔子于国学”,并派朝廷特使前往曲阜祭祀。县城所有的学校里都有一个“至圣师孔子”,认为是祭祀仪式。

顺治年间,孔子被封为“大圣”。康熙书法《万世师表》挂在文庙大成殿;雍正赵鼎孔庙春秋祭是由皇帝亲自献上的。到了咸丰,该洞“升为大祭”,行跪三叩九之礼。

再看叠加在孔子身上的封号和爵位,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都是出自御玺,一般无权的士人也只是跟着拜,至于普通百姓,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皇帝用印章表示尊敬,当然是有深刻的动机的,并引用了两位皇帝的话:

一个是元仁宗,全名是“博尔吉金爱教育,巴丽巴丽巴巴达”(这个名字真别扭)。他说:“儒能善,使其能维护三纲五常之道”,“儒严如拳”。对儒家思想认识如此深刻,难怪元朝加了儒家创始人孔子这个最宽的称号。

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据《孔子档案》记载,朱元璋曾召见“盛宴公爵”说:“祖儿(孔子)是明朝一代宗师,为皇帝所师,为普通百姓所教,流传千古。他的教导不能被抛弃。”圣人崇拜与规训息息相关,两千多年来始终如一。

所以鲁迅说得很透彻:“孔子死后,我以为可以说是运气更好。因为他不会胡说八道,各种厉害的人就用各种白粉来补他,抬到了一个吓人的高度。”“孔子在中国的存在是有权势的人托起的,是那些有权势的人或者想成为有权势的人的圣人,与普通人无关。”

五四时期,鲁迅始终以人的精神解放为出发点来考虑一切社会政治问题,充分显示了启蒙主义的特征。他看到了人们在封建主义的罗网中无限的痛苦,甚至痛苦几乎消失了,只剩下麻木和冷漠。他们的存在成了毫无意义的苟且偷生;鲁迅非常渴望改变这种状况,渴望出现“现实的人”、“完整的人”、“未来的人”。他痛心“中国人从来没有赢过‘人’的代价”,他渴望改变人不如牛马的生活,要求人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吃人”的封建伦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

后儒家总是宣扬:孔子有人本思想,要求尊重和重视人;人有人文精神,要求“育人”。那为什么孔子的思想演变成封建礼教,受到鲁迅等启蒙思想家的坚决批判呢?虽然鲁迅吸收了孔子人本思想的合理成分,但毕竟他们的思想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基础,有很大的差异。

从孔子的“爱人”到封建伦理的“吃人”,既有孔子学说的原因,也有后世的原因。孔子的“仁”植根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孝道为基础,构成了一幅极其精细的宗法制度地图;张艾和张艾是有区别的,他们被等级和头衔所束缚,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是格格不入的。它维护的是父系父母世袭传递而扩大的国家统治,其基本格局是维护宗法社会的和谐稳定,最高目标是建立等级特权和威权政治模式的“仁政”。“仁”成了当权者统治人民的手段。

此外,由于孔子的言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空间去想象和演绎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儒家思想。这些派别大多是禁锢人民思想、维护统治者的护身符,排斥科学理性主义的发展,滋养和培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沉重的奴性,形成了武断、狭隘、驯服、盲目的文化氛围。儒家思想也从孔子对人的尊重和重视变成了“吃人”。

所以孔子和后儒家所提倡的那一套东西,从根本上与鲁迅等先行者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启蒙目标是对立的。

鲁迅以人的解放为出发点来考虑一切社会政治问题。他要突破封建思想,树立现代自由平等观念。他试图吸收西方启蒙者的思想。西方社会的现代观念是在封建思想对人性产生冲击的时刻诞生的。启蒙思想家主张人的觉醒和尊严,重视人的存在和价值,关注人的意志和欲望的满足。他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的政治口号,要求人民政治平等,直击不平等不人道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中,理性成为“人性”,“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是“天赐之物”。孔子打出的“君权神授”招牌,被“主权在民”的车轮碾压。只有批判孔子及其后期儒家的愚昧思想,才能确立平等观念,这是现代观念的核心。只有在平等理念的催化下,才能形成一个充满开拓性、原创性和多元性的开放局面,人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的批判中,孔子只是作为构成历史反抗的旧文化的象征符号而出现,他主要批判的是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的孔子。我们今天批判孔子,只是在批判这个已经被“神圣化”的符号。

孔子的哲学更多的是君臣父社会中的“存在感”,而不是生命感。孝、忠、敬、仁、义……让人体验到的是一种“服从”感,而不是生命感。而且从顺从到认命,没有一丝反抗的色彩,正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安全地梳理自己的羽毛?以“温良恭俭让”退出市场和人生舞台?如果你想退休,你不能。你得找工作,你得赚钱,你的房子,孩子,学校,医疗保险...面对大量的生存压力,你能做到“温良恭俭让”吗?当你吃不饱的时候,劝你相信这是命运;别人吃喝的时候告诉你,有钱人吃饱了会给你东西...你相信吗?当你发出不满的声音,有人教你要懂得孔子礼仪。你接受吗?

毛主席说孔子的话很多都是好话,现在看起来都很好,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他处理不了那种复杂的矛盾,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又都是扯淡!

历代皇帝真的相信孔子吗?看看毛泽东是怎么说的-

毛主席说历代农民起义,统治阶级争权夺利,换了皇帝。当他们起来反抗时,他们都批评孔子。为什么?因为孔子说,君、君、臣、臣不能反对君。你要造反,要撤换皇帝,就得违背孔子的儒家学说,他必须批判孔子,否则老师就要无名无姓,无理造反,尤其是农民起义。

宋太祖和赵匡胤在河南陈桥搞兵变和军事政变,推翻了皇帝,加了皇袍,自己当了皇帝。这不符合孔子的理论,他当然也不符合。但他当了皇帝之后,又把孔子请了回来。批判孔子谋反,推崇孔子治国,都是一样的道理。

成吉思汗他读过《论语》吗?他的铁蹄杀遍欧亚大陆,杀死他见到的每一个人。这仅仅是把所有的农业区变成牧区和草原。但是元朝以后,皇帝去山东祭奠孔子。孔子的地位那么高,戴了一顶高帽子,封得很高,好像元朝的皇帝给孔子戴了最高的帽子。

朱元璋起来造反了。不批判孔子,造反合理吗?我不管,他很反孔。但是在朱元璋掌权后,他会去曲阜祭拜孔子。

清朝也是如此。努尔哈赤读过哪些书?清朝入关时,留头不留发。符合孔子的理论吗?但是当清朝皇帝在位的时候,应该把孔子请出来。

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也是从批判孔子开始的。不批评孔子,他敢造反吗?但等他来了南京,当了国王,又会重新尊重孔子。

毛远鑫说过这样的话——

中国两党的领袖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不都是批判孔子而发动五四运动的吗?蒋介石一坐上宝座,就去祭拜孔子。蒋介石邀请孔子家族的后代到台湾省,他们仍然在那里。这不就是中国的历史吗?要起来造反,就要批判孔子。用我们的话说,当你是革命党的时候,你要批判孔子。当你是执政党的时候,巩固自己的地位就要尊重孔子。这就是中国历史的由来。为什么?真相是什么?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席说,孔子不再是当年的孔丘本人,历代统治阶级都是根据统治者的需要来装扮他的。用鲁迅的话说,后面提到的孔孟之道,就是帝王文人都被孔子打扮过了。正是用这一套思想束缚了统治者,是意识形态专制的工具。回顾中国历史是真的吗?

毛远信又说,你以为蒋介石真的相信孔子吗?对于* * *党员,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孔子什么时候教他这个的?

有些后儒家不卖账,说鲁迅自己的很多思想都是从孔子那里来的。

鲁迅确实说过,“我读孔孟之书最早,最熟,但似乎与我无关。”但这是决定性的否定,否定中有轻蔑;“而且因为来自老基地,情况更加明朗,很容易控制强敌的死亡。”所以写的特别无情,批判。对于孔子,鲁迅有着更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认为孔子“伟大”,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不论大小”的实践者。另一方面,他对这个圣人有着很深的隔阂,尤其讨厌历史所雕刻的圣人形象,所以鲁迅笔下的孔子是形象化的,是漫画化的。正是在孔子的喜剧形象中,鲁迅揭示了孔子悲惨的历史命运;鲁迅对孔子的深刻理解正是在这种深刻的差距中表现出来的。

从印象上来说,鲁迅笔下的孔子形象首先是一个可敬的圣人,是一个“现代圣人”。无论世事如何沉浮,孔子都以圣人的身份安身立命,并拥有一个“宽得可怕的头衔”。鲁迅把孟子“生逢其时为圣人”的赞美曲解为“现代圣人”,可谓神似。现代有圆滑、世故、没有规则的意思。六岁开悟熟读十三经的鲁迅,很容易就在那半部《论语》中发现了很多矛盾之处,于是勾勒出的孔子这个人物就包含了贬义。圣人之所以能现代,能永久,是因为他有“敲门”的功能。“孔子,其实从他死后就一直在‘敲门’这个任务前面。”权力之门已经关闭。爱好者要想进入,就得用孔子敲门。一旦门被撞开,这块“砖头”就没用了。圣人就是这样被一群没有特长的人塑造出来的。这样塑造出来的圣人,要有才气,要有现代感,其实只是一个工具。孔子和国王一起敲门,他的弟子和孔子一起敲门。内容反过来变成了形式,信仰变成了手段,圣人变成了工具。这不仅是一种彻底的理论,也是一种批判内心的理论。一个道貌岸然的圣人,一个现代的圣人,一个“垫脚石”的圣人,还没有人把孔子的雕像做得如此深刻犀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形象栩栩如生,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