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史家源流考

新华网宁夏频道8月29日电(记者曹健)《宁夏历代碑刻集》日前正式出版发行。宁夏考古学家认为,固原市石姓墓志铭是中亚粟特人的墓志铭,为粟特人东迁提供了证据。宁夏固原南郊隋唐墓葬中出土的中亚粟特人历史姓氏墓志,主要是1982年至1995年出土的。该墓群共发掘9座墓葬,其中隋代墓葬1座,其余均为唐代墓葬。其中有7座墓葬出土了墓志铭,主要有隋正仪大夫右将军在《骠骑》中的墓志铭、唐朝左亲史道洛墓志铭、唐右十七督铁棒墓志铭等。据固原博物馆副研究员考证,固原史家墓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座唐代粟特人墓地。据墓志记载,“史姓”自魏晋以来由乌孜别克里下博孜地区东移,定居袁州。在中国史书“昭武九姓”中称为历史姓氏。石姓墓地为研究当时定居固原的石姓家族和粟特人东移后的诸多历史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填补了固原地方志中没有粟特家族在中亚生存状况的相关记载。据介绍,“昭武九姓”主要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粟特人,包括康、密、贺、史、曹、史、安、霍逊、鄂等九个国家,其祖先康王曾居住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所灭。他越过青脊,到了西边的两河流域,子孙繁茂,以昭武为姓,命名九王之国,以示不忘根。粟特人以擅长经商而闻名。从北朝初期开始,他们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往来于中亚和中国之间,操纵国际贸易活动,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