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西婺源之旅(3)李坑

第三天,去李坑旅游。在王口游完泳,已经是下午1点了,就在王口村路边等车,坐车去李坑。当地村民说,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

一辆大巴等了没多久就到了,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李坑。李坑门票60元。然而,在村口,几名当地村民正骑着电动车在揽客。一个阿姨看到我一个人拖着行李,就问我是不是要去村里看看,要不要留下来。我说要去村里看看,没留下来,大妈又说:“李兴可以存到村口的小店里。她让老公用电动车带我去村里。只要40元就行,不需要买票。”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照她说的做了,把行李放在一个小店,5块钱,然后骑电动车进村。果不其然,我在景区门口没检查就顺利进村了。

江西婺源人把一条小溪叫做坑,李坑村的一条小溪绕村而流,故名【李坑】。

黄鞠盛产李坑,它种植在山里。品种优良,泡出来的水很干很甜。需要100度水泡。许多商店正在出售它们。

李瑞才故居是清初儒商李瑞才所建。故居面积不大,但气质高雅。房子的小院有个偏门,正门前后都有精美的石雕装饰。

大福地建于公元1851-1861,即清朝咸丰年间,是五味大夫李文锦的官邸。李文锦是广东一个经营茶叶的富商,后来花钱捐了一个五品官来做。在大富大门的左上角,有一个小木花房,叫【小姐屋】。以前有钱人家的小姐们整天待在闺房里,经常照着这个看风景。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闫涛、广东端砚、黄河程妮砚齐名。火石的最佳产地是婺源和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游。上面这两块漂亮的砚台应该很值钱。

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座小桥,有的是木头的,有的是石头的,很有特色,有点江南水乡的韵味。

这座四角重檐的亭名为【沈明亭】,建于明末,是李航村宗法制度的历史见证。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下诏天下,在全国各地建立沈明馆,这是婺源唯一保存下来的。过去,李坑的村民在农历正月十五聚集在这里,批评和惩罚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

这个写着金庸家族名字的酒楼,我是出于好奇拍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香港著名的写武侠小说的“金庸”作家的家族。

李坑村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最著名的是南宋(公元1166)的武状元李志成。李志成是徽州历史上第一个武术冠军,也是婺源历史上唯一一个武术冠军。状元屋简约低调。

出了状元府,跟着向导走过一条短短的水泥桥,走到村子对面的山上,可以俯瞰整个村子。

我绕着山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山脚下。我已经去过那个村子一次了。村子不大。仔细游览一两个小时就够了,包括我在路上买菊花和土特产的时间。对了,这里买菊花比罗岭便宜多了。

李坑村的村民大多姓李,他们到村里的亭子里休息。

出了这个牌楼,我就出了李坑村。婺源三日游结束了。真的有点难过。这样安静悠闲的古村落,才是我向往的。我可以洗心革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忘记世界上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