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画卦的神话考察
在这里,八卦作为《易经》的基础,是史前伏羲创造的。这个说法是真是假,过去的易学者纷纷效仿,没有提出任何质疑。然而到了近代,人们逐渐对此产生了质疑。目前最早的关于《易经》卦的考古资料是商代的卦数。占卜的数字是一串数字,有的是三个数字,有的是六个数字,这些数字可以按照奇数为正,偶数为负的原理翻译成易卦。
例如,“116881”是在下一次地震中丢失的“易”卦。易卦起源于占卜。已知的占卜实例有殷墟出土的几件,有应用于器皿的,如陶器、石器、铸铜的陶模等,也有见于甲骨文的,时代不早于殷墟中期,即武邑、文鼎。在陕西等地,商末周初遗存中占卜的例子大大增加,表明周人可能比殷人更广泛地使用占卜,这种占卜方法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成熟。
1929年,顾颉刚把故事写在《周易》卦中,推断《周易》卦应该写于西周初叶。这种说法准确可靠,被学者所信。从这个角度来说,《易》卦不可能是伏羲画的。伏羲的卦只是一个传说,伏羲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人还是个问题。
然而,“伏羲画卦”的传说由来已久。司马迁曾在《史记·太史公列传序》中说:“之祖曰:‘伏羲之精厚,是易之八卦’。”可见,至少在秦汉时期,伏羲画卦的传说已经盛行。那么“伏羲画卦”的传说是怎么产生的呢?从伏羲到易经的卦爻辞,包含了怎样的文化意蕴?本文试图从神话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古籍中伏羲名字的写法有很多种。除了伏羲(庄子的人间生活),还有伏羲(庄子的大宗师)、伏羲(法眼问)、宝羲(一次下)、伏羲。写法不一样,都是同音字。《尚书·道·后记一》说:“赋、忧、、戏、言之义皆同。史传可能会说,牵着牛骑着马,因为祭祀的数量,因为祭祀的数量而牵着祭祀去填满厨房,是最可鄙的。据《庄周》等古籍记载,他们都是关注戏剧的,没有一个人是固执己见的。而伏羲古还是用了戏,但是牛这个字没有用戏,怎么能服,还有御字?故《世纪》云:‘后人若惑或忧,则失其志。’”在这里,他认为最初的写法应该是“伏羲”,其他的写法都是后人改的。?
在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帝王谱系中,伏羲被视为“黄三之首”和“百王之首”,地位十分突出。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与黄帝等中华民族的祖先相比,傅在古籍中出现的时间较晚。最早记载伏羲的是战国中后期的《庄子》,但写了一万多字的《庄子》一般讲寓言。伏羲所说的亦虚亦实,亦神亦人。大多是用名字来设一个比喻,以形象来说理,不能算是信仰史。《庄子》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有五条,名字的写法有三种,要么是伏羲,要么是付瑶,要么是伏xi,前后不一致。身份混淆,或人或神;在古代帝王中,顺序不确定,或在禹、舜、黄帝之后,或在他们之前。这说明在庄子时期,伏羲还处于传说时期,处于创造过程中,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成型的人物。《史记》始于黄帝,并非为伏羲立传。东汉班固的《韩曙》突破了史书记载的界限,将古代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韩曙法历记》引用刘歆的《世界经典》说:“祭天者为王,百王之首。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在汉代历史中,首先叙述的是伏羲,其次是炎黄,以伏羲为史料来源。至此,伏羲开始进入正史。晋代皇甫谧的《帝制世纪》写的是始于黄三,止于汉魏的帝王世系。黄三在伏羲中排名第一,说伏羲是“天后王”、“写八卦图”、“写书约”、“写三十六弦”、“作婚礼”、“祭灶”,等等。伏羲被推崇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文化的开创者。在传世古籍中,伏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从无序到系统的演变过程。所以伏羲的出现是人们历史意识不断丰富的结果。借用顾颉刚的话,伏羲及其丰功伟绩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层化”的。
其实伏羲首先是一个神话人物,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创世神。
邻居们对伏羲的考证,最权威的是资深学者闻一多的《伏羲考证》。本文前半部分,闻一多从传世文献中搜集了大量的龙蛇记载,再加上当时发现的汉代画像的砖石,证明伏羲是龙图腾。后半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收集了近50个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的故事和民间信息,注音训诂证明伏羲就是南方苗族和满族的始祖神盘古。这篇文章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被广泛引用,成为一个很难的理论。
董楚平在200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一文,通过对长沙弹药库的一本战国楚帛的解读,为闻一多的论点提供了新的证据。长沙子弹图书馆楚帛书出土于1942。根据1973号墓葬发掘报告,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楚帛书》第一章是一个完整的创世神话文本,董楚萍对它的解释大意是:
天地形成前天下大乱的时候,伏羲娶了女娲,伏羲和女娲二神生了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后来成了代表四季的四神。四神开天辟地,是因为懂得阴阳之法。禹、齐管理土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降有序,使山陵畅通,使山川海疆间阴阳通气。当时没有太阳和月亮,四神轮流代表四点。四神中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思丹,老三叫白达然,老四叫莫干。一千年后,帝君生了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野太平。四神还建造了天蓬,使其旋转,并用彩木精华加固。炎帝派朱融奠定四神基础,三天四极。人拜九天,求平安,不敢藐视神灵。狄俊随后制定了日月运行规则。后来共工做了十个干闰月,做了一个比较精确的历法。一夜被分成萧、晁、日和[2]?。
对长沙弹药库发现的一部战国楚帛书的解读,给我们以下认识:第一,它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先秦时期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与近代中国各民族流传的创世神话相比,保留了更多史前神话的古老痕迹和原始思维的特征;其次,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关于伏羲的出土文献记载,证明伏羲传说存在于战国中后期;第三,证明伏羲作为创造者的身份。
现代考古发现的大量壁画、汉墓画像砖石、洪水后伏羲和女娲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故事,都是伏羲创世神话的遗存。在汉墓壁画和画像中,伏羲和女娲是蛇头,是连体的。图中伏羲手持太阳或日晷,女娲手持月亮或月亮矩。捧日月是主宰宇宙的象征,捧规矩是创造的象征。有些伏羲和女娲交媾的画面还配有四神画像。比如楚帛A章提到,四神是伏羲和女娲的儿子,是四季的代表,是管理天地的大神。
伏羲,作为宇宙起源和起源的概念。
确定了伏羲是创世神的身份后,接下来的问题是,伏羲是如何成为创世神的??
民族学资料表明,创世神话产生和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人类进入早期文明后,宗教开始思考宇宙的起源,思考的结果就是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所认为的宇宙的起源和形成,也是早期人类哲学要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太乙圣水》展现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宇宙生成模式。宇宙的本源是“太一”,和老子所谓的“道”是一样的。
《老子》第二十五章:“物以混生,自然而生。孤独寂寞,独立不改,周兴不危,可为天下之母。不知其名,字叫道,强于名。”“大”“太”称为“太乙”,《鲁春秋》云:“亦道者极精,不可名,亦不可形,而可名为太乙。”
宇宙起源于“太一”,“太一”本来就是混沌无形的生命力。《淮南子·颜泉训》:“穴同天地,乱为简。凡不造者,谓之太一。”汉高诱注:“太乙,元神是万物之主。”万物元神应该是伏羲。《Xi》和《说文》解释:“者,齐也。”“太一”是气,伏羲也是气,是一开始的混沌之气。
“太一”的形式是“混沌”,宇宙起源于混沌。混沌神话在南方盘古故事中保持完整。《玉兰》卷二引《三十五历》:“天地混沌如鸡,盘古生于其中,八千岁。天地开,杨青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混沌”和“葫芦”是对立的关系,“混沌”相当于“混乱”,在俚语中改成“葫芦”[3]?。葫芦的意思是盘古(赞)、盘古、伏羲,所以盘古就是伏羲。闻一多详细叙述了“混沌——葫芦——盘瓠——盘古——伏羲”的转化演变路径,并非多余。而楚诗人屈原的《九歌》中有“东皇太一”,闻一多将其解读为伏羲,足以证明伏羲来源于原始神话的宇宙起源和起源观念,来源于原始哲学观念。?
伏羲的原型是宇宙最初的、最初的形象和概念。随着文明的演进,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越来越深入,这是对文明事实的根本解释。对世界起源的探索起初只是一种观念,它首先以神话的形式存在。神话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初始阶段,它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消失在哲学和历史中。人们先问宇宙是怎么起源的,然后想象一个创世之神,再把这个创世之神想象成自己的祖先。伏羲形象的出现,就是这样一个把神话传说哲学化、概念化,把这个传说和概念历史化的过程。《论易凝聚》说:“易有太极,且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周易》的理论纲领,也是《周易》所描述的宇宙生成模型。
《周易》和太一圣水、老子一样,认为宇宙起源于太极,太极就是太一。孔《英达疏》:“太极是指天地未分之前,元气已混为一,即始与初。所以《老子》说“道生一”。即此太极也。又称混元分,即有天地。故‘太极生二器’,即‘老子’云‘二命’。”高峰更明确地将“太极”与“一”和“太一”联系起来:“太极练习者也是宇宙的本体。宇宙的本体在老子里叫“一”,在鲁的《春秋篇》里叫“太一”,在内聚里叫“太极”“两器,天地。”“四只大象,四点钟方向。四季各有象,故称四象。”[4]
“太极”与“道”、“太一”有着相同的含义,是原始世界宇宙的本源。论衡论天:“论易者说:‘元气不分,混沌为一。《说文》解释“一”说:“始于太极,道立于一。创造一个世界,把它变成一切。”列子田瑞:“如果丈夫是有形的,他生来就是无形的,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安全的。”?因此,有太容易,太早,太早,和太素。太容易,没气;过早,气之始也;开始是形式的开始;太素是质量的开始。空气质量不分,故称浑浊。浑的人说,一切都是浑的,没有分开。看不见,听不见,跟不上,就好办了。“没有气就太容易了,气的开始太早,形的开始太早,质的开始就是太素。气、形、质融为一体而不分离的状态叫混沌。混沌是元气,元气未分的状态是太极。”《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机勃勃。“在楚帛书记载的创世神话中,伏羲生于混沌之中。而从声训中,我们看到了混沌是葫芦,“Xi”是“气”,伏羲是元气。民间传说遗迹也说伏羲是从葫芦中诞生的。
《淮南子·灵修》中所描述的宇宙创造过程,与楚帛书中所描述的颇为相似:“古无天地之时,只有看不见,看不见,无垠,无动于衷,门不明。”尔沈混命,历日营,洞乎不知其终,渊乎不知其止。故异于阴阳,分于八极,刚柔并济,万物皆形。对照楚帛书,“二神”应该是指伏羲和女娲太极生两器”,是阴阳,伏羲和女娲是阴阳的代表。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它既是阴阳;从神话的角度来说,是伏羲和女娲二神。在汉墓的壁画和画像中,伏羲手持太阳或日晷来代表阳。女娲手捧月亮或月亮时刻,代表阴。伏羲和女娲结婚生了四个孩子,才拥有了一切,这是阴阳转化为万物的开始。
“两仪生四象”。有金木的水火理论,也有东西南北理论。但从创世神话来看,应该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礼记·李云篇》说:“夫礼必从大一,分天地,化阴阳,变四时。”太极生两器,一阴一阳,象征为“-”和“”。各仪上下加一阴一阳,生出太阴、少阳、少阴、太阳四象。少阳意味着春天,阳气逐渐增强;少阴即秋,殷琦一天天长;太阴是冬天的意思,殷琦达到冬至的极点;太阳的意思是夏天,太阳是精神,直到夏至。用阴阳的互动转化来形容季节的变化和循环。
“四象生八卦”,即八种自然物或自然力,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楚帛书》第一章说,四神以阴阳参合之法,开天地,造天盖,使之运转,故星宿升降有序,山陵无碍,山川海疆间阴阳通气。从此九州太平,山野太平。《易说卦》云:“天地定位,山川通风,雷电风薄,水火不和。”八大自然力和谐运行,于是阴阳盛衰,万物生生不息。对比《楚帛书》和《易衔接》中描述的宇宙生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伏羲(太一)-伏羲,女娲(阴和杨二神)-子思(四季)-一切。
太极-两器-四象-八卦
这里太极脱胎于伏羲,两仪脱胎于伏羲和女娲二神,四象脱胎于伏羲和女娲所生的四神,即四时。《凝聚》对伏羲创世神话中所描述的宇宙生成模式做了较为抽象的概括,两者的对比详细展示了从神话到哲学的演变过程。神话是哲学之母。西方哲学家说,任何神话中的神,都只是客观的或真实的直观的哲学理论。人类早期的思维形式一直是视觉和情感的。在维柯的《新科学》中,运用历史比较法,寻找原始神话在世界各民族由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的价值,认为神话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初始阶段。认为这种“诗的玄学”和“诗的智慧”是人类通过感官和想象达到的认知水平。虽然不同于哲学和科学的抽象理性层面,但也是它们的基础和源泉。
由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直观性和整体性,以及语言文字的象形特征,中国早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神话思维的特点。中国早期哲学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如道、太极、阴阳、五行、易,都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来的。
通过对伏羲创世神话的考察,可以看出伏羲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实是不存在的。他首先是人们想象力的产物,这种想象力源于人们对宇宙起源的追求和想象。在神话中,伏羲是一个开天辟地、化身万物的造物主形象;进入哲学领域,被概括抽象为宇宙起源和基础的概念,源于“元气”和“太一”,成为《易》中的“太极”。创世神话在《易》中概括为“易有太极,意为生二器,二器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生成模式。
“伏羲画卦”传说被现代易学家视为谎言而不被接受。但通过神话学的考察,我们可以从伏羲创世神话中找到原始哲学的神话原型,具体看到从伏羲创世神话到易卦的演变轨迹。在中国早期哲学的进程中,易经处于从神话思维向理论思维、从原始思维向哲学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太极、阴阳、四象、八卦等概念和易经对宇宙生成的一般认识,都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对神话世界观进行抽象和逻辑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