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发展史?
地质时代最老的一代。它开始于大约46亿(或50亿)年前,结束于24亿年前。唯一发现的化石是晚期真菌和低级蓝细菌。因为所有的岩石都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发生了深度变质作用,很难保存化石。太古宙地层在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山西等地均有出露。
元古代
第二代地质时代开始于约24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后期偶尔发现无脊椎动物。与太古宙相比,这一代岩石变质程度较浅,部分沉积岩尚未变质。中国元古界地层广泛分布于南北,中国震旦系暂划入晚元古界。
震旦纪
它是中国地质年代的名称。暂定为晚元古代。“震旦纪”最初被古印度人称为中国,因为这一时期的地层最早是在中国河北省原燕山地区的元古代地层中被调查研究的,所以称为震旦纪。震旦纪开始于19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从化石可知,震旦纪开始出现藻类和一些低等海洋无脊椎动物。
古生代
地质时代的第三代。它开始于大约6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 * *有六个时期,一般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是最繁荣的动物。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低级鱼类、古两栖类、古爬行类相继出现。鱼类在泥盆纪达到顶峰。昆虫和两栖动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繁盛。古植物在早古生代以海藻为主,到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陆。泥盆纪以裸子植物为主。石炭纪和二叠纪,蕨类植物特别繁盛,形成密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寒武纪
古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寒武纪”原本是英国南威尔士的一个山脉。它是以地质学家研究那里的地质而命名的。它开始于大约6亿年前,结束于5亿年前。寒武纪生物群中,绿藻、红藻等海藻最为繁盛,没有陆生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低等腕足动物,单板,腹足动物和其他软体动物,蓬勃发展。
奥陶纪
古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奥陶纪”原本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一个古老民族名称,被地质学家用作地质年代名称。它开始于大约5亿年前。结束于4 . 4亿年前。那时气候温暖。几乎整个世界都被浅海淹没了。有很多种生物,包括已经发现并可以作为化石保存下来的海藻和很多种海洋动物。其中,三叶虫,笔石,腕足动物中的海豆芽,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腹足类,瓣鳃类等。海森林中捕获的棘皮动物(现已灭绝,云南、贵州、陕西有化石)。此外,海洋节肢动物中还有大型浮游鲎和低等鱼类。
志留纪
古生代的第三纪。“志留纪”原是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老民族名称,被地质学家用作地质年代名称。它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05亿年前。志留纪浅海水域仍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保存下来的化石主要有笔石、珊瑚、腕足类、瓣鳃类、头足类、海百合、三叶虫、马蹄蟹、海胆等。脊椎动物鱼类丰富。志留纪晚期,由于地壳运动剧烈,海水后退,陆地扩张,低等陆生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泥盆纪
古生代的第四期。德文郡(Devonshire)是英国德文郡(Devonshire)的名字,是以地质学家研究过那里的地层而命名的。它开始于大约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泥盆纪的无脊椎动物,除了珊瑚、腕足动物和原始菊石,昆虫开始出现,其他动物也发展起来。脊椎动物中有大量的鱼类(甲鱼,总鳍鱼)。泥盆纪晚期,原始两栖动物出现,原始陆生植物甘蔗和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古生代的第五个时期。它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组富含煤的地层而得名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煤炭制造时代,开始于大约3.5亿年前,结束于大约2.85亿年前。在石炭纪期间,不仅有纺锤体这种体积小、结构简单、有钙质外壳的海洋原生动物繁盛,还有许多珊瑚、腕足动物和昆虫。随着两栖动物的发展,出现了原始的爬行动物。木本陆生植物如石松、芦苇、种子蕨类、真蕨类和裸子植物繁盛。
二叠纪
古生代的第六纪。“Erdie”是德语Dyas的意译。地质学家在研究德国地层时发现,在石炭纪地层之上有两组明显的地层,但大部分不含化石,而苏联乌拉尔山脉西坡彼尔姆地区的沉积物同时含有更多的化石,可以作为标准地层。它开始于大约2.85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这一时期的无脊椎动物主要是皱珊瑚、腕足动物和菊石,脊椎动物主要是两栖动物。植物方面,蕨类和裸子植物继续繁盛。
中生代
第四代地质时代开始于约2.3亿年前,结束于6700万年前。按层序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的生物进化是最特殊的,主要是爬行动物大发展。不仅大型爬行动物出现在陆地上,而且一些回到海洋,而另一些能够在空中移动。所以中生代一度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鸟类、有袋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在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中菊石最为丰富,所以中生代也被称为菊石时代。此外,其他软体动物如箭石、腹足类和瓣鳃类也相当发达,逐渐呈现出现代物种的最初面貌。裸子植物苏铁和银杏是最繁盛的植物,所以中生代也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但被子植物在后期已经出现,尤其是白垩纪晚期。中生代晚期的地壳运动对生物的进化影响很大,很多物种(尤其是恐龙)有灭绝的趋势。
三叠纪的
中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德国地质学家对阿尔卑斯山的地层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寸时期的沉积物明显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代表早、中、晚三叠世,故称三叠纪。始于约2.3亿年前,止于654.38+9500万年前。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和瓣鳃类,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开始发育。在云南禄丰三叠纪末的地层中,发现了卞氏兽的化石。针叶树、苏铁和蕨类植物等裸子植物生长茂盛。
侏罗纪
中生代的第二个时期。“侏罗纪”一词来源于法国和瑞士边境的汝拉山。它开始于65438+9500万年前,结束于
65438+3700万年前。真正的蕨类、苏铁类和针叶树类在这个时期的陆地上繁盛起来,大型爬行动物和恐龙也繁盛起来,所以被称为恐龙时代。后期出现了原始鸟类,海中的无脊椎动物和爬行动物,如鱼龙、蛇颈龙等也繁盛起来。
白垩纪
地质时代是中生代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时期。chalk这个词来源于欧洲西海岸的白垩矿床。始于654.38+3700万年前,止于67000年前。恐龙兴盛又衰落;被子植物出现了,硬骨鱼和软体动物繁盛起来。本世纪末,恐龙灭绝,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大量增加,鸟类和高等哺乳动物相继出现。
新生代
第五代地质时代也是最晚的一代。它开始于大约6700万年前,并持续至今。可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个时期的生物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点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荣,后来出现了人类。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植被带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气候逐渐变冷,特别是后期冷暖波动较大,部分地区出现冰川。这一时期的地层在中国多以陆相沉积为主,矿产资源丰富。中国著名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抚顺煤田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发生的地壳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第三纪
新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它始于6700万年前,持续了200-300万年。哺乳动物、鸟类和被子植物繁盛起来,猿类出现了。海洋无脊椎动物主要是有孔虫、六射珊瑚、腹足类和瓣鳃类。淡水中的软体动物、鱼类、轮藻和硅藻都有很大发展。
第四纪
新生代的第二个时期。也是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元,从大约200-300万年前到现在。第四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类的出现,中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的化石都是在这个地层中发现的。这一时期气候变化剧烈,多次发生冰川作用,导致一些动植物灭绝或只剩下少数个体,如大熊猫、水杉、水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