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舟山的民风,不要其他地区的!

一、舟山民俗概况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他属于哪个民族,从出生到坟墓,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可以说,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是人民群众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形成的习俗叫“风”,社会文化约束表现出来的做法叫“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习俗。现在国内外都有一种“寻根”文化,就是追寻自己的祖先,珍惜自己民族传下来的文化。民俗就是这种“寻根”文化的内容之一。因此,研究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于研究历史、了解民俗、改造社会,乃至联系海外同胞寻根认祖都具有重要意义。

舟山风情充满渔村特色。比如渔民尊称渔船为“龙牧”,舟山渔船有“眼”“魂”,造船要“定色”,新船要往海里扔馒头,渔季初请龙王,渔季末谢龙王,岛上建天后宫,船上设“船菩萨”,普陀山观音道场。工作时,锚拉网唱歌,出国摆渡吹海螺;民俗娱乐方面,正月舞船灯,八九月庙会戏,还有“舟山锣鼓”、“翁洲走书”、“灶舞”等民俗娱乐习俗。服饰方面,渔民冬天穿“龙裤”,夏天穿单背,冬天穿草鞋,夏天赤脚。女人喜欢戴各种颜色的头巾,腰间围着布帘。船上不允许有不吉利的话;以及舟山渔民好客的传统美德,如“一船遇险多船互助”、“一家有客全收”、“避风一夜两餐”等,还有一些标志着抵御侵略和外来侵略的习俗,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有其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与岛上的历史、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其外部影响密切相关。我们研究舟山风俗,是为了弘扬好风俗,改变坏风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历史记载和近年出土的文物,舟山群岛已有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许多出土文物,如带有原始印花的陶片、用于纺纱和耕作的纺车和庄稼人、用于渔猎的石氏氏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岛上人类的生产生活习惯。

据古书记载,舟山在商夏时期属于越国东南部。周朝属越国居东,春秋时名“永东”。据传说,公元前9世纪,西周时期的穆王被讨伐。他曾逃到“永东”镇神之巅(今定海临城街),建了一座土城(古称“程序”),希望依靠海山之利,建立持久的基业。后来王艳在浙东越城战败,把国之瑰宝“郁儿砚”扔进惠济湖,自己也战死沙场。后人曾主张在定海建“王艳庙”祭祀。元代著名文学家吴莱写了一首诗,描写了当时岛民为他们的前辈建造神龛的习俗和做法。到公元前5世纪,越王勾践“十年重逢,十年教训”后,起兵攻打吴国,夫差大败,围困余杭山。勾践在对付夫差的时候,想到了远海的这座岛山,让夫差“永东而居,百王之上”,夫差因为不甘受辱而自杀。《左传》在记载此事时做了注解:“永东,即张炬县东海中州”。如今,定海市东街也有了“永东”村的名字。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允接见使韩琦奏邀,在这片“海中大陆”上首次建立郡府。唐玄宗信奉道教,据传三国时期葛玄(即所谓“葛仙翁”)曾来舟山炼丹得道,故将舟山命名为“翁山县”,并将秦时方士徐福到过的岱山、衢山命名为“蓬莱”乡,又因桃花、刘恒一带有方士安其生的踪迹,故命名为“安琪”乡。从此,海山被视为神仙居住的“世外桃源”。

“安史之乱”爆发后,在浙东途中护送“丁府”的小官袁超揭竿而起,纠集二十余万人,在朝廷鞭长莫及的翁山县打出反唐大旗。后来袁超起义被镇压,刚刚建立的翁山县被撤销,划归明州知县(今宁波鄞县)管辖。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朝廷向王安石发出邀约,同意重修郡府,赐名“郭昶”。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南移,郭昶的海山之地逐渐繁荣起来,农业、渔业、盐业和文化教育都有了较大发展。岛上建有孝丰、郭昶、东江、鲁花、岱山、高亭盐场。建立了翁洲、虹桥、永东、岱山等书院;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元十五年(公元1278),朝廷以“海难”为由,将郭昶县升为州。当时学儒之风盛行,士人在民间的地位越来越高。曾有“无恒产恒心者,方能胜任”之说,并规定考中秀才者,可免杂广职;人家要骚扰在县城读书的人;贫病交加的人更受大家尊重;岛上还建立了龚氏庄田,鼓励儒生奋进。这些不仅促进了当时的教育事业,也直接影响了社会风尚的变化。

舟山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迁徙,对岛上的民俗影响很大。

一次,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唐河告诉朱元璋,舟山是“顽民争利,互相争斗,与外倭人勾结,使之成为边患”,从而废除了郭昶郡,迫使岛民迁往宁波、镇海、天台。

另一次是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明朝大臣在舟山挟持鲁王朱义海“监国”,举起抗清复明大旗。清廷在消灭了明朝大臣的反抗后,强迫所有岛民移居大陆,直到康熙皇帝才恢复展览。

明清第二次大迁徙期间,许多岛民分散到宁台等地结婚、探亲、暂住。回岛后,宁台地区的习俗自然沿袭,对舟山习俗的演变和传承产生了很大影响。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康熙皇帝下诏恢复舟山,解除了顺治皇帝的“海禁”政策,史称“海通”。但康熙认为“船”是移动的物体,无法阻止,于是将“舟山”改名为“定海山”,以求得“博宁、海定”,“定海郡”由此得名。展之初,居民们为谋生而辛苦劳作,所以民风普遍淳朴,勤劳谋生。城里的居民上中学学儒经商,下层阶级多以劳务小贩为职业,充当士兵和奴隶。由于清朝取消科举,削减武营,再到民国初年禁止官役,居民多外出经商;留在岛上的居民仍然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盐业。他们沿海筑塘防潮,围垦滩涂,塘内种粮棉,塘外引卤水晒盐,近海网采贝类,既以粮棉为主,又以鱼盐见长。当时舟山的农渔民盐民略强,更多的是淳朴勤劳。

地处海岛的舟山,历史上屡遭外敌入侵和土匪侵扰,严重危害了岛民的生产生活,对岛上的民风民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明清时期,外寇入侵频繁,外寇经常与内寇勾结。1540年,倭寇勾结福建海盗李光头、徐东,到处骚扰劫掠;1552年,倭寇勾结海贼知望,侵占舟山群岛,到日本造船,收编日本浪人,在东南沿海作乱二十余年。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舟山。后来荷兰殖民者也来普陀山挠。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英帝国主义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舟山第二次被侵略者蹂躏。在这场长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舟山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留下了许多英雄事迹,至今仍保留着“平卧碑”、“山海奇观”、“三重庙”、“卧井潭”等遗迹。同时,在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比如舟山人把镰刀叫“日本刀”,蚕豆叫“日本豆”,土豆叫“红发红薯”,等等,都带有抗日抗英的印记。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商埠开放,西方殖民者涌入,设关建“红发阁”,西风送人,对舟山民俗产生了直接影响。岛民信仰上帝、耶稣等外来宗教,这是崛起;再加上岛上本来就狭窄,人口密集,生活艰难。冒险的天性是岛民所独有的。为了谋生,他们被迫翻山越岭,遨游海洋,与风浪搏斗。外出谋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光绪和宣彤年间,海外华商一度达到近10万人。年收入万元的海外华商不在少数。随着海外华商经济效益的骤增,岛上的民风也发生了变化。女人蒸蒸日上,城乡第一房通。婚丧嫁娶费用往往上千元,奢靡之风渐盛。1938年日本侵略者入侵舟山后,舟山人的古朴更加受到冲击。

舟山是中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水产资源丰富,经济鱼类数百种,沿海有许多可供养殖的港湾。舟山的鱼类产量占全国海洋鱼类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经济鱼类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随着渔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它也对舟山民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古代,舟山渔民受简单生产工具的限制,只能从事以湾钓为主的渔业生产。当时岛民“不能生产,不能结婚”,风俗非常原始;唐朝以后,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岛上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乘船出岛近海捕鱼,出现了职业渔民。根据宋元时期编纂的地方志和现存的相关史书,当时用船网捕捞鱼虾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政府在渔船大小的基础上推行鱼盐。今天舟山渔场捕捞的主要鱼类都是当时捕捞的。鱼产品的加工(“制造鱼的鱼”)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当时鱼盐年产量达到800盎司(每盎司400公斤)。按加工用盐总量计算,每年可加工鱼鱼1.3万公斤。政府已将郭昶视为重要的渔业产地。渔民每年都要缴纳鱼翅、鱼脂等高档水产品的税。清朝康熙年间开海禁后,闽南、文泰、宁绍、松湖等沿海省区的渔民都来到舟山渔场捕鱼。在冬夏两季的休渔期,成千上万的渔船聚集在一起,将大陆各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岛上,舟山开始形成中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与此同时,沿海各地的渔民也纷纷在岛上定居。他们大多从镇海、奉化等地移居岱山群岛,从镇海、船山等地移居刘恒、夏之、桃花岛。他们大多从闽南、温岭、鄞县定居在沈家门,而大部分定居在东集等边缘岛屿,主要来自文泰。清初以来,舟山鱼货销往上海、宁波、江苏、杭州等地,渔业生产也从近海发展到深海大洋,渔业生产工具从“浮筏”发展到“大捞”、“船对船”作业。随着渔场的扩大和生产作业的演变,渔村的风俗也随之演变。根据他们原籍的生产生活习俗,一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渔民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延续着他们原有的习俗。一些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岛上,当地习俗混杂。久而久之,当地的风俗逐渐被同化了。特别是在沈家门、东沙角、圣山岛等渔业生产集散地,每逢休渔期,成千上万来自宁绍、文泰、闽南、松湖等地的渔民聚集于此,商人在此叫卖,耍猴耍棍,江湖骗子、赌场妓女比比皆是,一度被称为“小上海”。这对岛上的民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之称,位于舟山岛东南部的莲花洋,与沈家门隔港相望。明清时期,除了少数店铺,岛上几乎都是房子和寺庙,人人都是和尚;清末,火船直达上海、宁波,佛教兴盛。士女来访,西方人放暑假,络绎不绝。岛上虽不耕种,也不捕鱼,但在善男信女的帮助下,加上朝廷恩准的寺庙,足够和尚们衣食无忧。东南亚等地的华侨居士和信众慷慨大方,岛上香火鼎盛。由此,普陀山的梵天风也影响了舟山群岛,信佛成为岛民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民国初年修订的《定海县志》记载,当时舟山群岛共有僧人2649人,“佛教徒”(依附于佛教的道士)有749人,对舟山民俗产生了重大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舟山通过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渔业民主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彻底改变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风习正在逐渐形成。

近50年来,舟山习俗的演变在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岛上北方民族人口剧增,许多北方生产生活习俗被带到岛上,为舟山习俗注入了新的内容(如饮食中的面包、饺子、羊肉串、烤牛肉等都受到北方习俗的影响);第二,随着渔业生产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捕捞区域的扩大和作业方式的改变,渔业生产和水产品加工的许多固有习俗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各地纷纷设立冷库,大规模晾晒、冰藏的旧传统习俗急剧衰落甚至完全消失);三是在人民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新婚姻法得到广泛实施,科技知识逐步普及。许多传统观念(如家族观念、宗族观念、地方观念、夫权观念,以及多子多福的观念等。)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四是岛内交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日益发达,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沿海城市的风俗传入岛内,对岛内风俗的演变也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第五,许多新的节日正在蓬勃发展。除了元旦、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植树节、母亲节、老年节、护士节、教师节等全国性节日外,近年来,为配合旅游活动,舟山还推出了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节。甚至婚丧习俗中的“旅游结婚”、“集体婚礼”、“金婚寿宴”、“火葬”、“海葬”等新样式也遍布城乡。

在舟山人的吃鱼习俗中,由于科技知识的普及,大部分老的腌制水产品已被新的海鲜小包装所取代,可随身携带、拆封即食的“珍珠鱼丝”、“珍珠鱼干片”、“日本鱼干”等海鲜在市场上颇受欢迎。